摘要:公关本职,拼专业不拼任性
文 | 韩韩(作者系蓝媒汇创始人)
昨天晚上,有不少朋友不约而同地都给我转了一条消息。
打开之后一看,原来是关于小鹏汽车最新组织架构调整的,其中小鹏公关媒介负责人徐静也在被调整范围里。消息称,徐静从职级P8的公关媒介负责人,被调任去做企业品牌,汇报对象为一名P7的员工。
从调整上来看,徐静不仅被转岗了,同样职级也降了,不再做小鹏对外的公关一把手了。
这些朋友把这消息转给我,也是知道前段时间,我与这位小鹏公关媒介负责人发生了一点小摩擦,很荣幸成为了被她拉黑的几人之一。包括我在内,事后多位媒体同行都对此写过稿子,遗憾的是,这位小鹏公关皆尽所能对所有文章进行投诉,进一步恶化关系。
事情的源起是这样的。
去年的12月14日,财经杂志记者刘丁在参加蔚来一场媒体交流会时,发朋友圈顺带吐槽了一下小鹏汽车,称他曾在广州车展采访小鹏汽车、提问时被赶出了会场。
结果就这条朋友圈被时任小鹏公关媒介负责人的徐静给截图并回怼:“我没请过他来任何采访,毕竟连财报都看不懂”。
本来呢,作为公关在处理媒体的问题上,最重要的不就是沟通嘛。
徐总监完全可以跟媒体记者私下沟通解释一下,这件事大概率就是个误会,消除之后,不就啥事没有嘛。但她就是选择在朋友圈开怼。
怼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还涉嫌“人身攻击”,说人家连财报都看不懂。要知道当事记者是个财经领域的专业记者,你说人连财报都看不懂,那就是直接打人脸了,甚至把对方单位也给连带了。
据我了解,小鹏公关怼的当事记者刘丁,现在是“财经十一人“的成员,之前在南方周末财经部工作过。说人连财报都看不懂,如果只是情绪化表达,那可能直接就涉嫌“诽谤”了。
本来这事可能就是一个小误会,小鹏公关朋友圈这一通怼,别说平息事件了,直接就把自己卷入了舆情当中,也把小鹏推到了风口浪尖。
很多媒体同行,都在热火朝天讨论。我也手贱发了个朋友圈,然后就喜提小鹏公关拉黑,让不少朋友看了笑话。
其实,我能理解,并尊重每个人都有个性,都有情绪,都可以随性表达。
无论是在事情发生后,小鹏这名公关负责人在群里就开怼解释说自己不是一个“圆滑”的公关人,还是从朋友处了解一些情况,这名公关确实是个很直率的性格,为人处世很坦诚,没什么心机,有啥说啥。
但在工作上,专业性是第一位的。
坦白来说,小鹏这两年在舆情上风评并不乐观。比如说在一些老用户维权,以及跟友商的竞争中等等。有些是公关解决不了的,有些则是公关能够使上劲儿的。
但无论如何,公关这份工作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给企业加分,而不是减分。
甚至如果企业本来没啥情况,公关倒是因为自己的操作,让企业减分了,那不就完全起到负作用了嘛。
放到小鹏这次事件,一个小误会,一个本来很好解决的事情,按照公关的工作职责来,就是应该消除误会、降低舆情发酵的风险,最不济也就根本不当回事,不回应。热度一过,可能也没啥。毕竟不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产品等等。
但小鹏这名公关总监,硬生生选择情绪化表达,让事件升级,衍生了次生舆情,把自己和公司搞成风波中心,成为主角,引火烧身,凸显了不专业,不理性。
该名公关的转岗以及降级,也就是情理之中,哪个老板也不会喜欢这样“添乱”的业务负责人吧。何况在本职工作上犯了错误,总该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件事在我看来,也给业内提了个醒。
很多业内人士都说,以后公关硬刚媒体,将是一种趋势。但甭管怎么刚,都得基于事实吧。一旦脱离事实,公关也很难脱身。
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大厂不是说在加强公关队伍,而是有意的让法务部门站在第一线。
可能这种情况,公关也未必乐见吧,毕竟权重很大程度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