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府捞面:加盟开放 冲刺港股上市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此前一直做直营的和府捞面不仅于去年12月放开了加盟,同时还在孵化其他品牌。


文|每日财报 吕明侠

作为迅速崛起的新消费餐饮品牌,和府捞面近期身陷诸多传言,其中“裁员20%-30%”、“计划今年赴香港IPO,拟募资1亿至2亿美元”等消息备受关注,引发餐饮市场热议。


实际上,自成立以来,定位高端、身为资本宠儿的和府捞面就备受争议。随着餐饮消费性价比风起、行业热度消退,以和府捞面为代表的新中式面馆业态面临市场挑战。


前段时期,连锁面馆品牌和府捞被自媒体爆出进行大规模裁员,声称裁员从2023年12月底就已经开始,裁员比例可能超过20%,补偿标准为N+1或N+1.5。


和府捞面在4月2日发布声明,表示所谓的“裁员20%-30%”纯属谣言,2024年裁员人数仅120人,仅占总员工数的1.4%。


和府捞面表示,虽然公司对直营部门进行了裁员,但联营部门在继续扩编,并且公司目前资金充足。

事实上,这并非和府捞面首次曝出大范围人事异动。2023年初,和府就被曝出在2022年经历了2次全员降薪、近10名VP级高管离职一事。据业内人士透露,和府捞面高管变化和裁员背后,跟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有较大关系。


除了高管离职和员工降薪外,某家供应商还透露称,“已经过了合同规定的付款时间,但仍未收到和府捞面的相应款项”、“以前和府打款很快的,现在不知道为什么也慢下来了,只能求着催”。


种种现象都说明,和府捞面在企业经营管理上,似乎有难言之隐。


累亏7亿的“资本宠儿”

和府捞面创立于2012年,主打中式养生,曾也是红极一时的网红面馆。在过去十年中,和府捞面覆盖了80多座城市、超500家直营门店,会员数超2000万。


由于发展势头不错,和府捞面收到资金的追捧。2016年—2022年,和府捞面共吸引6轮融资,总金额超16亿元。


尤其是2021年7月,和府捞面完成了近8亿元E轮融资,该轮融资由CMC资本领投,众为资本、腾讯投资、Longfor Capital跟投,创下国内连锁面馆行业的最高融资纪录。随着机构追捧,和府捞面的估值也是一路走高,E轮融资时估值高达70亿元。这对于线下连锁餐饮企业而言,显然估值不低。


在被资本热捧的同时,和府捞面的业绩却并不尽如人意。根据2023年7月参股的绝味食品(603517)回复上交所年报问询函得知,2020年至2022年,和府捞面的母公司“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1.07亿元、17.32亿元和14.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2.06亿元、-2.11亿元和-2.99亿元。三年疫情时间,和府捞面亏了7个亿,直到2023年扭亏为盈。据上述声明,2023年和府捞面收入同比增长48%,实现三年疫情后首次扭亏为盈。

去年底,和府捞面品牌2024年战略会上,创始人李学林披露品牌2.0升级计划,并提出“找朋友、向下沉、出海去、深布局”的战略方向。同时,公司还计划在下一个10年里,向20000家店的目标迈进。


无论是门店扩张,亦或是品牌升级,和府捞面对于资金的渴求可想而知。在此次赴港上市的传言前,和府捞面也曾披露过境外上市计划。


但上市这条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和府捞面最终能否夺下“中式面馆第一股”,同时激起新兴面食企业们的上市浪潮,仍需考究。


和府捞面求变

和府捞面定价40元左右,显然是瞄准了中高端快餐面市场,目标受众大多是都市白领,门店也大多位于商场中,以大店居多,房租成本较高。这种中高端的商业模式通常被认识是“小而美”的生意,商业模式本身的天花板较低,单店模型难以实现大规模复制扩张。


而就粉面所归属的快餐行业本身而言,消费者也在集中在中低端市场。据艾媒咨询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式快餐价格的接受程度多在20元价格带。其中,43.7%的人预算金额在20元以下,85.2%的人可接受价格不超过30元。


因此在“性价比”消费风潮之下,和府捞面显然也不得不开始降价。2023年12月,和府捞面举办的发布会上,李学林对外表示,和府捞面主流产品价格调了好几轮,“整体调低了20%到30%”,目前,以会员价看,公司20元到30元价格带的产品占比为50%。而下调后的和府捞面,与其他品牌相比单价依旧不低。


另外,面食赛道参与者众多,赛道日渐拥挤。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遇见小面、马记永、陈香贵、五爷拌面等面食品牌纷纷获得融资,合计融资规模近20亿元,投资方有高瓴创投、红杉中国等。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此前一直做直营的和府捞面不仅于去年12月放开了加盟,同时还在孵化其他品牌。


2023年底,和府捞面便宣布开放联营,通过“直营+联营”模式进行扩张。值得注意的事,在官宣开放联营前,实际上和府捞面已经在2022年悄悄开放加盟,但后来团队被撤,当年也出现了前文提到的高管离职现象。


不过,在餐饮消费分极的大环境中,各大新中式面馆品牌还能否持续吸引客流与加盟商,仍是一个未知数。未来“直营+联营”的模式注定也会遇上不小的成本压力,那时和府捞面如何填补亏损漏洞都尚未可知,该成本压力又如何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