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要讲超越“特斯拉”的新故事了

摘要:超越苹果销量,小米花了十年。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安晓

SU7上市后,小米发布了一份漂亮的一季报。

营收好于此前市场预期734亿元,达到755亿元,同比增长 27%;净利润则创下单季新高,达到65亿元,同比增长100.8%。

但小米股价并未涨势如虹,反倒接连几日出现滑坡。

财报后,小米股价累跌7.32%,29日的收盘价为18.3港元/股,市值4566.84亿港元。

实际上,受小米su7汽车的利好,小米股价从去年一路下探到今年快速增长回升了不少。3月12日小米su7官宣初,小米股价就飙升11.34%,近两个月最高股价回到20港元。

本次财报后的回落,市场认为是在受今年汽车利好消息助高股价后的价值回调。

不过,汽车业务注定是小米今年最大的看点,也将成为小米第二增长业务。业内推测,“在受到手机主业稳步增长及汽车新业务助推之下,小米市值极可能重回5000亿港元。”

01 一季报完美收官

一季报中,小米有三大亮点:

1、主营智能手机业务回暖;

2、第二大IoT业务也迎来价值释放,达到两位数增长;

3、汽车新业务进入全国前十,有望成为二季报中新增长引擎。

小米收入来源主要是智能手机、IoT 和互联网服务这三大业务,一季度分别占比为61.6%、27%、10.7%。

本季度,小米智能手机营收同比增长了32.9%,达到465亿元;出货量达到4060万台,同比增长33.7%,去年同期仅同比增长9.8%。但去年全球手机行业都处于低谷期,出货量同比下降了3.2%,所需的芯片成本普遍涨价,如台积电曾计划2023年将价格上调6%。

手机制造成本普遍上涨情况之下,小米智能机业务能取得双位数增长已属不易。

一方面是高端战略的成功。本季度,小米手机出货均价虽然同比下滑0.5%至1145元,但环比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上涨,再次回到了1100元上方,这显示旗舰机型的表现确实不错。在此带动下,该部分毛利达到68.8亿元,同比增加 74.9%;毛利率则为14.8%,同比上升3.6pct。

另一方面是全球化的推动。作为全球化最成功的国产手机厂商,小米的全球份额一直稳居前三。一季度,小米援引Canalys数据称,公司在中东、拉美、东南亚和非洲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分别为20.9%、15.3%、16.5%和10.6%,同比均实现增长。

第二点,本季度小米IoT业务营收达到204亿元,同比增长了21%。

IOT业务的增长主力来自两个,一个是平板,一个是大家电。具体来看,其中平板业务同比增长70.5%,智能大家电业务同比增长46%。后者不用多说,凭借高性价比迅速占领市场,前者则是小米提高了对平板的重视程度。

IoT业务毛利也达到40.5 亿元,同比增长52.9%;毛利率为19.9%,同比增长4.2pct,也同样是由于平板及可穿戴等产品毛利率及占比提升所致。

自2013年小米布局IoT开始,十多年时间小米形成了自身独特的“AI+IoT”生态链打法。今年小米SU7上线,更是将汽车也接入该生态链中推出了全新“人家车”全生态闭环。

电话会议上,小米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表示,“智能电动汽车是传统汽车行业与消费类电子的大融合,融合之后我们的消费类电子也有许多经验、技术、产品甚至供应链是可以做协同。比如,小米消费类电子上车的这些生态链产品其实还处在开始阶段,后期还有非常大发展空间。”

可预测,“人车家”全协同打通,未来小米将构建出一个更智能便利的生态系统了。

再说到第三点汽车新业务,虽然未计入小米本季度业绩,但目前周交付量数据已挤入国内新能源汽车业销量前十。

官方数据,3月28日,小米汽车发布4分钟大定破1万,7分钟破2万,27分钟大定破5万,雷军还官宣,“小米汽车SU7上市一天后大定数量突破了88898辆。”开售交付火爆,如今依旧是脱销情况,据最新终端销量显示,5月第二周小米汽车交付量为0.11万辆,在新势力排行榜中排名第10。

雷军还预期,“今年内小米汽车至少交付10万台,冲刺12万台。”

若都按照小米su7的21.59万元指导价,保守估计10万辆交付量收入约215.9亿元,接近一季度小米IoT业务的收入。

综上可见,小米边界正从智能硬件向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跨界扩张,营收也开始多条腿走路。根据财报,小米的现金储备较为充足,一季度现金储备同比增长34.7%至1273亿元,远远好过造车新势力同行们。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小米重点打出了“人家车”全生态的转型牌,到底稳不稳?

02 超越苹果,超越特斯拉?

十年前,雷军夸下海口要超越苹果。

去年底,小米实现了雷军这个目标,起码在国内手机领域上(新机激活口径)。

2023年12月中国手机市场排名中,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新机激活量达到2108.17万台,同比增长2.2%。其中小米超越苹果,以16.5%的市场份额登顶中国第一,同比增长25.8%;苹果则以15.9%排名第二,同比大跌17.7%。

十年后,雷军的新野心是超越特斯拉。

雷军去年说过,“未来我的精力投入,至少1/4时间用在手机研发业务中,1/4关注集团运营和管理,1/2时间用在汽车业务上。”公司计划明年生产的SUV新车也类似于特斯拉Model Y。

现在小米构建“人家车”生态闭环,塑造的是一个未来的形象,以后可以通过生态链接万物,做一切终端链接软件的生意,把企业从硬件制造的赛道切换到科技,这是造车带来的想象力。

靠着拿捏住性价比,小米一度从中关村打到华强北,没有对手。但随着市场进入成熟期,不仅“性价比”成为了高端的阻碍,行业竞争的维度也被倒向了芯片和系统这两根独木桥。

在芯片领域,小米和其他安卓同行(华为除外)一样,没能拿出自研的Soc芯片。新推出的小米澎湃OS虽然是基于AOSP 以及自研Xiaomi Vela OS融合后,对底层架构“彻底重写”的操作系统。但近期由于卡顿、死机等问题被投诉严重。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IoT业务。黑猫投诉上,小米投诉量达134454条,大部分内容是对小米MIUI或是智能硬件技术上的投诉,内容包括“MIUI恶意扣费”“摄像头乱扣费”“智能冰箱故障不制冷”“小米洗地机质量问题”等。

回到汽车业务。

小米汽车造势和手机一样强,但费用也高。

本季度,小米销售以及推广开支55亿元,同比增长33.6%。公司称,“主要系宣传与广告开支以及物流开支增加所致。”其中,小米宣传与广告开支为21亿元,同比增长66.5%,占营收比例约为2.8%。

同时从汽车本身来说。一方面,整车业务复杂,即便是新能源汽车大大简化了结构,零部件也超过1万个,这也注定即便打了一个开门红,小米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很多,包括但是不限于产能、产品规划等。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竞争高度白热化,营销战、杀到红眼,高管们纷纷下场直播,亏钱卖车成为了行业常态,短期内指望新能源汽车挣钱注定是一个奢望。

华泰证券预计,2024-2026年,小米汽车相关业务收入将依次达到240亿元、480亿元和720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6%和7%。也就是说,该机构看好小米汽车未来三年的成长性,但何时盈利仍未可知。

03 结语

总的来看,小米今年一季报有漂亮的开局,但接下来能否给投资者们讲述一个漂亮的汽车第二增长的新故事,还是值得大家期待的。

这个新故事,或许能助推小米重回5000亿大关,

但要破万亿怕是不够,

毕竟,关于“人车价全生态”的故事,也才写了一半。

参考资料:

1、饶翔宇:小米一季度的三件事:招人、存钱和打广告

2、海豚投研:小米:手机回血,车爆火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