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升亲掌泰康养老,业绩能否实现翻盘?

摘要:净利大跌


作者:宋涵

出品:全球财说

近年,老龄化加速带来养老需求的爆发,银发经济崛起。对于现阶段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保险行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少险企抢滩养老社区布局,然养老金融真的好做吗?

在监管趋严,业务压缩大环境下,即使泰康系旗下的泰康养老,经营业绩也难言理想。

净利大幅收窄

泰康养老成立于2007年,是我国9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之一,属泰康集团旗下。泰康养老在全国设立了34家分公司,业务全面对接政府、企业、个人。2023年底,泰康养老资本实力增强,总资产突破千亿元,成为首家总资产迈进千亿的养老保险公司。

泰康养老短短5年间,营收由118.64亿元,攀升至275.78亿元,即将突破300亿元大关。期间,保险业务收入由90.19亿元骤增至260.16亿元。

公司保费收入扶摇直上的高光时刻,盈利能力却犹如在坐过山车。2019-2023年,合并报表净利8.98亿元、12.50亿元、-2.49亿元、1.20亿元、-19.70亿元。5年间,公司净利大体呈下滑趋势,2021年由盈转亏,2023年亏损打破两位数。

其中,2023年净利急转直下,主要受资本市场波动、赔付支出增长及折现率下行导致增提保险责任准备金等因素影响。

2024年一季度,公司净利延续下滑趋势。报告期,公司保险业务收入87.2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0.31%,净利亏损11.84亿元。较上年同期净利0.2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初步来看,泰康养老一季度净利下滑与长端利率下行、权益市场波动不无关系。期间,公司收益率指标多位于地平线之下。净资产收益率-14.86%,总资产收益率-1.13%,投资收益率-0.18%,综合投资收益率1.55%。

置于行业来看,当前国内提供专业养老保险服务的公司有11家,包括10家养老保险公司,以及1家养老金管理公司。除去参照保险资管公司管理的长江养老外,剩余平安养老、太平养老、泰康养老、国寿养老、大家养老、新华养老、人保养老、恒安标准养老、国民养老9家。

2024年第一季度,这9家主要养老公司业绩分化中整体承压,“五盈四亏”。净利分别为4.99亿元、0.05亿元、-11.84亿元、2.77亿元、-1.37亿元、-0.13亿元、0.51亿元、-0.04亿元、0.93亿元。其中,泰康养老净利亏损最大。

与2023年同期相比,除大家养老因缺失2023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无法对比外,国民养老和国寿养老净利增长,其余6家养老险企净利普降。其中,泰康养老净利降幅最大。

重要指标暴露潜在风险

从一季度主要经营指标来看,泰康养老经营暗藏危机。

退保率作为反映业务情况的综合指标,不仅显示业务质量问题,而且也可能包含客户服务的问题。2024年一季度公司综合退保率较高为2.01%,较2023年同期数据0.45%,有大幅提升。

从产品来看,报告期内公司一款传统险——泰康附加团体终身特定疾病保险H款,退保率居第一,高达1703.39%。另有一款万能型产品——泰康团体年金保险(万能型)退保金额居首位,高达14.21亿元,退保率为97.49%,位列第二。

通常产品存设计问题、前端销售经营不规范、后期服务跟不上、保险人力下降都有可能造成保险公司退保率上升。而退保率过高则会加大公司经营风险。

泰康养老问题的重灾区集中于偿付能力上。偿付能力一贯被喻为保险公司的“生命线”,是衡量保险公司财务状况时必须考虑的基本指标,而偿付能力较低,则会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2024年一季度,泰康养老偿付能力有所下滑。其中,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同比下滑4.32个百分点,降至91.71%;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8.63个百分点,降至183.42%。并预测下个季度偿付能力会继续走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171.5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85.77%,逼近监管红线。

同期,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5.6%,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0.3%。其中,人身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6.2%;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3.5%。可见,泰康养老偿付能力虽达标了,仍处行业较低水平。

细化到养老行业,上述9家养老保险公司中泰康养老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是唯一一家低于100%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同样位于末位。

而偿付能力下滑,大多是业务规模扩张,资本金消耗过快所致。险企一般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时,会依靠发债、增资来提升资本实力。

4月10日,公司发布增资公告。泰康集团拟向公司增资20亿元,其后注册资本将由70亿元增至90亿元。泰康集团持股比例将由99.14%攀升至99.33%。泰康资产持股比例将由0.86%稀释为0.67%。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2022年起,公司第4次披露相关增资信息。

频繁增资背后,或许还受监管趋严,行业准入门槛提高影响。

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促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险机构在偿付能力方面需达到“上年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75%”,高于对一般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要求。

转型压力下,泰康养老的内生动力不足,谋求业务发展、改善偿付能力,还要靠外部输血过日子。

创始人掌舵

经营重压下,泰康养老管理层发生巨变,泰康保险创始人陈东升出任董事长。

2023年11月23日,李艳华因年龄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等一切职务。彼时泰康养老董事会决议,选举陈东升为公司董事长。2024年2月其任职资格获监管部门核准。

李艳华现年62岁,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是泰康养老元老级人物,2010年受托出任董事长一职,掌舵泰康养老近14年之久。

其曾任国家审计署基建审计司主任科员,国家审计署办公厅秘书, 国家审计署投资司处长,泰康人寿副总裁兼稽核总监、合规负责人,泰康养老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等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陈东升比起李艳华还大四岁。

作为泰康保险集团的创始人,陈东升身兼数职。包括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泰康人寿董事长、泰康资管董事长、泰康健康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及泰康之家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

创始人接任泰康养老董事长,足见泰康系对子公司泰康养老重视程度,这意味着泰康系将为其倾斜更多的资源。然侧面也说明泰康养老目前经营正面临挑战。

2021年养老保险公司在政策督促下开启转型之路。2021年底,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从发展定位、业务方向、风险隔离、正本清源、强化监管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其中,清理压降养老特点不明显的业务,终止或剥离与养老无关的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压降清理现有短期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对养老保险公司经营影响颇大。

其中,对泰康养老影响最大的是压降个人养老保障产品业务。2020-2023年,公司4款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规模为358.75亿元、311.20亿元、191.21亿元,0。截至2023年末,公司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已全部清盘。

2023年12月,《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出炉,要求养老保险公司业务范围超出规定的,自文件印发之日起三年内完成业务范围变更。并明确禁止养老保险公司经营短期健康险。这势必会造成养老险企短暂的业务收缩。

据统计,泰康养老2021-2023年总计停售了6款个人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据2023年公司发布的个人短期健康保险业务综合赔付率为58%,可见泰康养老仍在经营短期健康险产品,业务收缩仍在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市场传闻,泰康养老正在陆续退出惠民保业务。

转型压力下,尽管背后有泰康系护航,资金扶持,泰康养老依旧不温不火是事实。创始人陈东升能否带领泰康养老迎来新生,还有待验证。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