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理蒋照辉执掌帅印,盈利企稳难题待破解,浙商财险在十字路口


将帅齐换,新管理层挑战大。


文/每日财报 栗佳

与寿险市场频繁掀起高管人事风潮一样,近期不少财险企业“一二把手”更迭也在进行中,这一次的主角是浙商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商财险”)。


10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发布关于蒋照辉浙商财险董事长任职资格的批复。根据蒋照辉履历,我们发现,此次担任董事长是由总经理内部擢升而来。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7月份,浙商财险曾通过其股东官网挂出一则总经理的招聘公告,通过全国“海选”的方式公开招聘总经理1名,而彼时担任总经理一职的蒋照辉却未立马卸任。结合此次其任职董事长获批落定事件来看,浙商财险关于将帅角色转换其实早有谋篇布局。


这位曾经的总经理在短短两年间完成了向董事长华丽转身的同时,浙商财险前任董事长房弢的去向,同样引发业内外高度关注,要知道在其任职董事长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与时任总经理蒋照辉携手合作,成功推动了浙商财险保费规模的稳步回升,显著缩小了亏损幅度,并且经过共同努力,浙商财险顺利在2023年实现了微薄的盈利。


根据最新消息,房弢回到了他熟悉的铁路交通行业,早在今年6月份之时就已经担任了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党委书记一职,开启了新的职业旅程。


虽然近年来浙商财险在市场上显得颇为低调,但是在目前新一任总经理仍待补位的现实境遇下,该公司还计划融资20亿元,曾一度引发市场热议。


除此之外,浙商财险还提出了新的发展规划——到2027年,公司力争实现保费收入约50亿元,净利润约1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3.2%。


然而,浙商财险仅有在2018年和2019年的时候才勉强能够突破40亿元保费大关,随后其保险业务收入“开倒车”,近年一直维持在30亿元上下徘徊;盈利方面,目前其净利润从未突破亿元大关,最高的时候也仅为五千万元左右,多数时间皆为亏损状态。


如此来看,浙商财险要想实现以上提出的新目标,于新管理层而言,身上的担子想必并不轻松。

“将帅”齐换,总经理蒋照辉擢升为“一把手”

一般而言,一家保险公司的高管人事由内部擢升担任“一把手”,其能力、见识,以及对公司各项业务和战略方针,都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和推动,这样才会得到董事会的认可提拔。


而此次蒋照辉从总经理升任董事长,不仅意味着其才能得到董事会一致认可,而且也显示出他在公司治理架构中的角色将会更加重要。一方面有助于确保浙商财险一系列战略的可持续性和执行力度,另一方面还能更好地对股东、董事会与经营管理班子核心利益诉求进行上传下达。


公开资料显示,蒋照辉于1973年出生,今年51岁,学历非常高,不仅拥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而且还是高级经济师,同时具有丰富的金融监管和企业管理经验。在未进入到浙商财险,蒋照辉早年曾担任过中国人民银行台州市分行干部、台州市中心支行干部、上海分行杭州金融监管办工行处干部等职务。


不久之后,蒋照辉转入银监会系统,历任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局办公室干部、机关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兼萧山办事处主任。2014年9月,他调至舟山监管分局,任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主持工作),舟山监管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等职务。

四年后,也就是在2018年底,蒋照辉从金融监管机构“跨界”转至企业金融机构,加入了浙江交通投资集团旗下的金控平台---浙江浙商金控有限公司,历任筹备组风控副组长、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2020年10月,获任浙商证券副董事长。


自2022年12月30日起,蒋照辉开始担任浙商财险总经理,他的到来也结束了浙商财险长达六年多的总经理空缺局面,成为该公司的第四任总经理。任职期间内,除总经理一职外,蒋照辉还“一肩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及首席投资官多个职务,全面参与公司战略制定与执行。

如今,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蒋照辉就从总经理升任为公司董事长,升职速度不可谓不快,当然,对他来说,这也并非是终点。


从背景来看,我们也不难发现,蒋照辉是来自浙商财险第一大股东方浙江交通投资集团。根据最新股权结构,浙江交通投资集团持有浙商财险15亿股股份,股权比例达30%,为第一大股东,背后实控人为浙江省国资委。其次拥有超10%股权的股东则分别为浙江省商业集团、雅戈尔集团、浙江省能源集团及浙江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15.3%、12.6%、12%及10%,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近80%,股权比例相对分散。

实际上,前任董事长房弢此次发生的职位变动,同样是来自于浙商财险大股东方层面的相互调度。早在今年6月份,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就曾发文,表示房弢已任公司党委书记一职,并着手开展工作。而通过股权穿透,该公司与浙商财险背后大股东均为浙江交通投资集团。


据悉,同为“70后”,房弢的职业生涯与蒋照辉截然不同,其职业背景主要集中在轨道交通领域,先后浙江金温铁道开发公司客运分公司副经理、温州站站长,沿海铁路浙江公司副总经理,浙江金温铁道开发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领导和运营经验。直到2019年才来到浙商财险赴任董事、党委书记一职,2022年7月,房弢才正式成为该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一并获得监管部门批复。


净利润难企稳,近九年累亏超24亿

众所周知,浙江省政府对于当地保险机构的发展相当重视,曾于2023年年中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中小保险机构经营发展情况,支持地方法人保险机构做优、做强、做大,并认为保险市场潜力大,行业发展空间广,浙江地方法人保险机构要以“市场化有价值、差异化有特色、专业化有能力”为路径,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蹚出一条路子。


那么,这对于今年恰逢迎来15周岁生日的浙商财险来说,除了此次是公司时隔两年后的又一次“将帅”齐换外,作为首家总部设在浙江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浙商财险需要深度践行浙江省政府的宏伟蓝图,同时也承担起助力地方政府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发展地方保险市场的重任,要想不负厚望,大力发展保险业务,才是核心要义。


然而,事情总是事与愿违,从历年经营业绩数据来看,浙江财险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如下图所示,近五年时间里,其保险业务收入在2019年达到41.86亿元至高位,而后却调转车头逐年下滑,2020年降至31.16亿元,2021年则进一步降至30.32亿元。直到2022年起,浙江财险的保费规模才重新走上增长轨道,截至2023年末,该公司保费收入提升至35.04亿元,同比增长9.6%。

尽管浙商财险在2022年和2023年实现了保险业务收入的稳步增长回升,但其盈利状况依旧不容乐观。尤其是在2022年,该公司出现了显著亏损,亏损金额高达2.41亿元。好在2023年,公司的盈利水平迅速回升,实现净利润0.13亿元,虽然与2022年同期的巨额亏损相比成功扭亏为盈,但整体盈利水平仍显得较低。


再将时间周期拉长,自成立以来,浙商财险的盈利能力一直不太稳定,净利润呈现波动趋势,并且大部分年份都处于亏损状态。自公司成立至今近15年的时间里,浙商财险亏损额要远超盈利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伴随“侨兴债”事件的爆发,浙商财险面临巨大危机,不仅首次遭遇重大亏损,而且还一度出现了现金流紧张、偿付能力下降等情况。据《每日财报》统计,2016年至今,浙商财险累计亏损额已经超过了24亿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多年的消化,浙商财险才慢慢走出“阴影”,回到正常发展轨迹上来。据其最新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上半年,浙商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为22.01亿元,同比增长16.52%;净利润为0.0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0.42亿元扭亏为盈,表现较为积极。


虽然今年上半年浙商财险实现了保费收入和净利润的双增,但是与其他74家非上市财险公司所取得的业绩对比来看,该公司还需要加把劲。根据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排行榜单,保险业务收入方面,浙商财险排至第22位,与排名靠前的国寿财险、中华联合财险、英大财险还相差一大截;净利润方面,浙商财险则排至第46位,与其中盈利过亿的11家财险公司相比,也有一段距离待追赶。


车险及非车险业务 均亟待加强承保盈利能力

事实上,观察一家财险公司能否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综合成本率是极为关键的影响指标,一般来说,如果某一类险种综合成本率超出100%盈亏线,这也意味着公司大概率将面临承保亏损。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浙商财险的综合成本率虽然较2023年全年的104.51%压降了1.28个百分点,但还是高达103.23%,也就是说,其承保亏损状态依旧未得到根本性扭转。


而这其中,作为浙商财险第一大险种的车险业务的亏损便是公司财务状况的最大痛点,如今尚未实现承保盈利。


从历史数据来看,近七年该公司车险保费呈下滑趋势,同时车险承保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17年-2023年,浙商财险实现车险保费分别为32.42亿元、35.24亿元、32.65亿元、22.22亿元、19.22亿元、19.07亿元及19.79亿元。同期,车险承保利润为-2.69亿元、-3.68亿元、-4.04亿元、-2.92亿元、-2.82亿元、-1.41亿元和-1.11亿元。

不难发现,一方面,车险业务在该公司总保费中的占比从超过60%逐渐压降至当下的约50%,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浙商财险持续对业务结构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该公司车险业务的亏损问题依然突出,尽管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但每年均达到过亿的亏损规模,这显然会对自身长期健康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浙商财险的非车险业务表现也难言轻松,不仅保费规模普遍较小,对总收入的贡献力度有限,而且这些业务的盈利能力同样亟待提升。


根据官网介绍,目前浙商财险经营范围涵盖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除了车险为第一大业务外,以2023年的数据来看,公司责任保险、企财险、工程险和意外伤害险紧随其后,保费规模分别为4.82亿元、1.86亿元、1.33亿元、1.28亿元。


然而,这些险种所面临的高额赔付支出再加上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直接加剧了自身成本端压力,促使其不少险种仍在盈利边缘徘徊。比如,去年浙商财险的公司责任保险、企财险、工程险和意外伤害险的赔付支出和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总计分别为2.67亿元、1.63亿元、0.62亿元和1亿元。


而针对公司目前存在的一系列挑战,浙商财险在2024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给出了一些解题思路。一是,在经营上,坚持结构优化与业务增长并重、承保改善与投资改善并重、现金流增长与盈利增长并重,承保端要持续减亏,加强应收管理,优化非车险管理体系等,加强车险存客经营,强化续保过程管理和兜底管理,强化理赔管控。二是,资产配置上,持续保持合适比例的流动性资产,适度控制中长期资产比例。三是,在管理和技术上,持续做好流动性风险事件应急管理,以及推进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能力的建设等。


令我们期待的是,在浙商财险新一任总经理待补位,与新掌舵者蒋照辉形成双剑合璧,共同为公司谋篇布局的关键档口,以上提及到的改善经营业绩的方法和措施,管理层又是否能真正落实到位并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时间和市场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