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东软睿新 “破圈”谋局的战略抉择


《多肽链》原创 作者:严睿

破圈是保持向上生长最显性的姿态。

1月9日,港交所主板上市的东软教育(09616.HK)发布更名公告,上市公司名称由“东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东软睿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睿新科技集团),公司新标志“Neutech”同日起生效。

更名换标的背后,是成立25年的东软睿新科技集团主动求变、主动应变的战略抉择。

或许早在五年前,这家主营IT高等教育、教育资源输出业务及继续教育服务,拥有三所大学的教育集团,在顶着“IT高教第一股”光环上市之时,就已经开始了谋划新的篇章。

而今“重新定义业务生态”的东软睿新科技集团,在其公司执行董事、CEO、总裁温涛教授的战略规划中提到,要致力于“成为教医养康旅生态的引领者”。

成为教医养康旅生态的引领者 图源:东软睿新科技集团官网

从“深耕数字化人才教育服务”到“构建‘教医养康旅’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新生态”,东软睿新科技集团的重新自定义,既是其为应对社会人口结构性变化给教育行业带来挑战的主动求变,也是其从教育出发,将教育作为核心、基石和纽带,拓展“医养康旅”融合发展,进行 “科技赋能教医养生态,教育创新数智化生活”的深度实践。

不得不说,东软睿新科技集团的战略破圈是一次勇闯无人区的果敢尝试。

壹|新征程

一场破圈的谋局

“目标已经明确,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

更名和战略新规划的发布,实际上意味着东软睿新科技集团的新征程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的谋篇布局,尤其是资产端的一系列补缺与配置。

2024年5月底,彼时的东软教育公告完成了对东软健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健康医疗)的全部股权收购及其主要的经营性资产:大连睿康心血管病医院、大连睿康卓美口腔医院以及大连睿康之家颐养院。

在去年中期财务报告中,公司82.94%的营收来自全日制学历高等教育服务,教育资源输出收入与继续教育服务收入分别占比10.49%和5.87%。此外,还有一块“医养服务”业务当期营收687万元,占比总营收仅0.71%。

但随着公司完成对东软健康医疗的收购和两家医院、一家高端养老院的“并表”,在接下来的财报中,我们或许能看到这笔收购给东软睿新科技集团带来的营收结构变化和现金流的显著增长。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自此东软睿新科技集团解锁多元化业务拓展,向老年教育与养老服务领域延伸布局也就有了重要的资产载体。

时至2024年8月,以“凤凰学院”命名,依托大连学院、成都学院和广东学院教育资源开展的老年大学正式招生。

这个致力于“为活力老人提供集AI学习、康养、社交服务”的全新平台,也是东软睿新科技集团深耕老年教育市场、推进“教医康养旅”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

在五位一体的生态体系里,东软凤凰学院又与东软目前在运营的6家云舍酒店形成资源协同,将老年游学、教育实践与康养度假相结合,为“学-游-养”的综合型老年教育模式提供高品质的实践场景。

东软凤凰学院辽宁康旅分院 本溪观山湖云舍酒店 图源:互联网

IT起家的东软,底色是科技创新。要推动“教医养康旅”五位一体的新生态,又怎么会缺少科技引擎的加持?

2024年10月,聚焦信息技术、科教文旅、生命健康三大领域的东软教育健康医疗科技园,于大连开工建设。这个科技园,不仅是支撑东软睿新生态圈的技术基座,也肩负着探索银发经济新模式新范本的使命。

由此,东软睿新科技集团在资产端实现了从“教育+科技”向“教医养康旅”五位一体新生态的基本盘打造。

贰|新业态

五位一体的协同

此前20多年时间里,“深耕数字化人才教育服务”的东软教育,已经构建了以学历高等教育为基本业务,教育资源输出和继续教育服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业务格局。

而在“构建‘教医养康旅’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新生态”的战略升级中,东软睿新科技集团的商业模式得以极大地丰富。

如温涛总裁的新战略定义:东软睿新科技集团要实现教医养康旅一体化协同发展以及人财物高效共享,构建和谐共融的“教育+科技+医养+康旅”繁荣生态圈。

东软睿新科技集团执行董事、CEO、总裁温涛教授 图源:东软睿新科技集团官网

单拎“教育”“科技”“医养”“康旅”,任意一个领域的发展都是宏大命题,而要把它们耦合在一起,实现发展要素的一体化协同,并生成共融的生态圈,难度可想而知。

从业务生态的板块构建来看,除了“C位”的教育科技外,养老科技与老年教育和养老服务、医疗服务、产业管理与服务、康旅服务,共同形成了东软睿新科技集团五位一体的生态圈。

当然,“教育”始终是东软睿新科技集团多元化业务的核心,是拓展生态圈新业态的基石和纽带。

新战略中,学历教育、教育资源输出、继续教育以及老年教育并行发展,同时一边建设支持教育的新基础设施:如布局医院、养老院,以及康养实训、科研基地;一边完善三所大学从IT到“IT+数媒+康养”的学科发展,探索教育与医疗、康养相融合的新模式。

这些模式的输出又形成了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闭环。而在完整的商业模式闭环中,我们又会发现教助医、教助养、医转养、养托医、医辅教、养辅教的“内循环”。

教育与医养、教育与康旅、医养与康旅的两两协同,是“教医养康旅”五位一体新生态能够逻辑自洽的关键。

当然,梳理其中的协同发展关系并不难。

从“教育+医养”的协同关系看,东软睿新三所大学在课程体系、学科与专业融合上,都会将医养领域具体的各种应用场景、实际案例项目引入到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中,而公司旗下的医疗和养老机构又会是合作院校双师型人才培养基地,是学生实训和就业的大平台。

“教育+康旅”的协同也是类似的逻辑。东软凤凰学院专注老年教育,同时熙康云舍为凤凰学院的活力老人提供优质康旅目的地,也为东软大学学生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而东软大学则为老年教育业务提供资源输送、人才培养及成果转化。

“医养+康旅”的协同关系更无需过多赘述,东软睿新科技集团旗下的医疗与养老资产,为老年人提供医疗诊治与康养护理的全流程服务,再与老年教育和康养旅居结合,又覆盖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

最后,上述的协同发展关系,是通过东软睿新的产业管理与服务板块进行统一管理、集约经营,并且以科技赋能智慧后勤,探索更多服务业态,以满足内外部客户的不同需求。

叁|新蓝海

社会养老的教育范本

“面对社会人口结构变化及科技发展趋势,解决新环境下的社会问题是东软的使命。”

东软睿新科技集团的启新战略发布会上,东软创始人、董事长刘积仁提出教育事业必须与时代发展同步,以鞭策踏上新征程的东软睿新科技集团。

日前,教育部将2025年定义为教育强国建设的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无疑,这为东软睿新科技集团的战略升级推进,夯实了行业政策基础。

而刘积仁口中“新环境下的社会问题”就摆在那里。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诸多问题,可谓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最为重大的挑战。

东软创始人、董事长刘积仁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中,目前全国31个省份中已经有19个省份进入中度或重度老龄化阶段。而随着历史人口高峰期的60、70后进入老龄人口范畴,中国社会的重度老龄化会以加速度到来。

与此同时,中国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存在老年医养照护服务供给不足,机构专业能力不够,人才储备跟不上等诸多窘境的问题;另一方面,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又随着社会进程快速增长。

这一切的问题与挑战要从根上解决,教育无疑是最好的抓手。

在战略升级前的2024年,东软睿新科技集团内部在新医科市场的调研中发现了一些高校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比如产业需求对接不明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比如新领域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学队伍薄弱,科研合作缺乏平台支撑等。

基于此,在东软睿新科技集团的高教事业部2025年的计划中,构建数智健康医疗科技产业学院,加大同全国拥有医疗健康等相关专业方向的新医科高校合作,输出集团教育资源,是其工作重点。

而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专业布局上,2025年学院计划在现有的五个康养类专业上,再申请新增智能影像工程、老年医学与健康、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三个本科专业,以及护理、老年保健与管理等两个高职专业。

2024年落地的东软凤凰学院,凭借涵盖AI与艺术创作、健康与康复类、心灵康旅类的专业设置和精品课程,精准找到其“LIFECARES”老年大学的定位。

有了凤凰学院这块优质“试验田”,东软睿新科技集团构建城市级智慧养老平台,通过医养科技运营服务的模式,整体输出智慧养老解决方案的进程将会大大加快。

从其养老科技板块的推进情况看,城市级智慧养老平台将由智慧养老服务门户、运营管理平台、养老业务管理平台、养老数据管理平台和养老服务监管平台等五部分组成,而平台愿景则是推动养老服务产业链条的融合与协同发展。

上述种种,只是对全新东软睿新科技集团五位一体战略推进的管窥。解决新环境下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供给的问题与挑战,东软早有提炼:“教育驱动防老”与“科技赋能养老”。

无论这段征程是东软睿新科技集团谋局破圈新增长,抑或抢滩银发经济的风口,其内核仍是以东软与生俱来的“家国情怀”底色贯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