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发基金曾因培养多位明星基金经理而声名显赫,但近期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不佳,使得广发基金的“明星神话”逐渐褪色。
广发基金曾因培养多位明星基金经理而声名显赫,但近期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不佳,使得广发基金的“明星神话”逐渐褪色。
2025年1月9日,广发基金发布公告,邱璟旻卸任广发聚丰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由苏文杰接手。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年底以来,邱璟旻已接连卸任3只基金,包括广发优势成长股票、广发优势增长股票以及广发聚丰混合。作为曾经管理规模高达246.23亿元的明星基金经理,邱璟旻在近几年经历了管理业绩的断崖式下滑。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16日,邱璟旻的基金经理指数近三年为-54.86%,近两年为-43.81%,近一年为-11.13%,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9.47%。他在任期内仅有1只基金实现正收益——广发医疗保健A(任职回报3.7%),其余6只基金任期回报均为负。尤其是广发优势成长股票,邱璟旻任期内亏损幅度高达61.28%。
截至目前,邱璟旻仅管理一只基金——广发新经济混合,管理规模从巅峰时的246.23亿元大幅缩水至7.10亿元,降幅达97.11%。其累计收益率仅为25.84%,年化回报率2.96%,在同类基金中排名靠后。
刘格菘的“翻车”引发市场热议
邱璟旻的表现不佳并非个例,同为广发基金明星经理的刘格菘管理的多只基金也深陷亏损泥潭。
刘格菘所管理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混合”基金自2021年成立以来亏损幅度惊人。其A类和C类基金净值分别下跌至0.4264元和0.4213元,累计亏损幅度超过50%。从成立时的148.70亿元规模缩水至目前的6.94亿元,意味着投资者损失了超过80亿元。
此外,广发基金多只产品因净值表现不佳触发清算条款,其中包括“广发瑞轩三个月”等基金。清盘现象暴露了基金在风险管理和投资策略上的诸多问题,也对广发基金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冲击。
在邱璟旻卸任后,其基金分别由苏文杰、段涛和印培接管。然而,从接任者的过往业绩来看,能否扭转局面仍存疑问。
苏文杰接手广发优势成长和广发聚丰混合,预计其未来投资方向将聚焦于基础化工和有色金属板块。然而,接管后的业绩尚未有明显起色。
段涛接手广发优势增长,但其管理业绩表现同样乏善可陈。段涛基金经理指数近三年为-40.46%,管理的5只基金中仅有1只实现正收益,且收益率仅为17.85%。广发盛锦混合A是其表现最差的基金,任期内亏损47.33%。
广发基金近年来多只基金净值跌破0.5元,被投资者戏称为“三毛基”。以广发优势成长为例,其单位净值仅为0.3702,尽管基金表现不佳,广发基金仍通过收取管理费获得可观报酬。例如,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该基金管理人分别收取2403.91万元、1583.41万元和456.83万元的管理费。
明星策略失灵,广发基金路在何方?
广发基金以明星基金经理为营销亮点的策略逐渐失效。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过度依赖单一经理或风格的弊端愈发显现,投资者对基金产品的期望值被大幅拉高,而当业绩不佳时容易引发大规模赎回潮。
业内人士认为,在未来,广发基金需在投研团队建设、风险管理和产品设计方面进行优化,以摆脱对明星基金经理的过度依赖。与此同时,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产品时应注重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策略匹配性,并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避免因过度追逐短期明星效应而陷入亏损困境。(内容来源|商业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