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银行快速推动四家村镇银行风险处置,显然短期内会对利润产生影响。
文/每日财报 张恒
根据山西银行最新公布的2025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披露(未经审计),2024该行营业收入31.68亿元,增长0.6%;净利润0.51亿元,大跌93.86%,从而引发市场关注。
以时间轴复盘,《每日财报》注意到,山西银行上半年营收17.84亿元,同比增长19.09%,已完成全年营收目标的52.35%;利润总额4.73亿元,已完成全年目标的52.56%。
但下半年业绩出乎意料。根据同业存单披露的数据测算,下半年营业收入13.84亿元,同比下降了16.17%,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4.24亿元。与此同时,山西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从2023年末的202.74%下降至去年末的154.76%,不仅大幅降低了47.98个百分点,而且远低于商业银行2024年四季度末的211.19%均值水平。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合并村镇银行拖累业绩
由于山西银行尚未正式披露年报,无法得到更多详尽财务数据,只能透过同业存单计划中的数据初步探讨业绩下跌原因。
不良贷款率上升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截至2024年末,山西银行不良贷款率2.5%,较上一年末提升0.76个百分点。这一数值不仅高于自身以往水平,与同期我国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50%相比,也高出1个百分点。
山西银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了原因:该行在2024年稳妥推进了四家高风险村镇银行的吸收合并工作,同时持续推进减费让利,强化风险抵御能力,按照行业惯例计提了减值准备,致使净利润、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受到了影响。具体数据经审计确认后,将在2024年度报告中公开。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9月27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山西监管局发布批复函件,同意山西银行收购山西省内四家村镇银行,分别为晋中市榆次融信村镇银行、万荣县汇民村镇银行、阳曲县汇民村镇银行和山阴县太行村镇银行。山西银行承接以上四家村镇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和员工,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承担他们不良贷款的处置成本,这显然短期内对利润产生影响。
不过在风险化解的层面来看,山西银行只用5个月就推动了4家高风险村镇银行平稳改制,创造了资不抵债机构“零对价”清退股东的成功案例。山西银行为此得到省委、省政府和相关市县政府肯定,成为山西省地方金融改革以及央地协同深化地方金融改革的合作典范。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4月28日挂牌开业的山西银行,在以原大同银行、长治银行、晋城银行、晋中银行、阳泉市商业银行为基础成立之外,还承继成为20家村镇银行的大股东和发起行,这些机构中有半数为高风险机构或边缘机构。山西银行在成立三年内就已经通过“保留机构化险”的方式成功推动7家高风险机构“摘帽”退出。不仅如此,山西银行在化解风险的同时,实现了稳健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山西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7.05亿元、30.96亿元和31.49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6.73亿元、4.16亿元及9.31亿元。
新老将帅搭档期待新发展
去年10月份山西银行管理层发生了重大变动,新任行长李颖耀的任职资格获得山西金融监管局的核准,成为第二任行长。
根据履历,李颖耀今年53岁,曾在山西省农信联社、太原审计中心等机构任职。2023年11月,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挂牌开业,李颖耀担任该行党委委员、副行长,2024年4月21日,他被拟任省管企业正职。2024年5月初,经山西省人民政府决议,提名李颖耀为山西银行董事、副董事长、行长,同时免去其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副行长职务。
董事长高计亮,今年60岁,曾在晋商银行工作超22年,先后担任过晋商银行首席运营官兼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总经理、副行长。2021年4月山西银行成立时,被调任成为第一任董事长。
新老将帅的搭档,无疑备受外界期待。山西银行近日公开表示,下一步,该行将持续打响风险化解攻坚战、市场拓展反击战、管理提升持久战“三大战役”,努力打造规模适度、结构合理、风控严密、运行高效、安全稳健的区域优秀城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