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整顿外卖业?

摘要:据《杭州日报》报道,近段时间,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朋友圈发文,为快递员和骑手争取权益,“我们所学的知识、商业模式、技术算法都不应该用来压榨社会最底层的兄弟们,我们的利润、市值和财富更不应该建立在底层百姓们无保障的生活之上。”

来源 | 中访网

作者 | 一杭工作室

刘强东,又为兄弟们发声了。

据《杭州日报》报道,近段时间,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朋友圈发文,为快递员和骑手争取权益,“我们所学的知识、商业模式、技术算法都不应该用来压榨社会最底层的兄弟们,我们的利润、市值和财富更不应该建立在底层百姓们无保障的生活之上。”

这一言论迅速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称赞刘强东的大格局,但也有一部分声音认为:刘强东或许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1

京东入局外卖

一场商业逻辑与社会责任的战略博弈

今年2月11日,京东正式官宣进军外卖行业,宣布将启动招募“品质堂食餐饮商家”,对在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给予全年“0佣金”。

随后,京东再放大招,宣布自3月1日起逐步为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成为首个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3月20日,京东外卖宣布,目前已与超10000名全职骑手签署正式劳动合同。

在京东外卖以颠覆者姿态入场之后,美团、饿了么也接连发布对骑手群体的社会保障措施进展。美团表示,将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实施。饿了么也于2月20日发文表示,2023年起就已启动骑手社保缴纳试点,将全面加快推进权益保障。对于这两家巨头的发声,有人戏称是“被动跟进”,但不可否认的是,京东外卖的入局起到了“鲶鱼效应”。

京东外卖的入局策略虽然直击行业痛点,但成本高昂。根据网友测算,仅骑手保障一项,京东每月需为每位骑手支出约2000元(企业缴纳五险一金约1400元+个人代缴部分600元)。再加上在商家端出台的零佣金政策,和用户端给予的“最高20元餐补”,京东可谓是“流血入场”。

在外卖业务上,尽管京东外卖战略意图明确,但京东外卖的入局时间太晚,外卖行业已形成了由美团、饿了么主导的双寡头格局,用户在外卖场景的第一联想仍是美团,若想改变消费者认知,京东还需要继续深耕“品质”+“性价比”。

这场看似“赔本赚吆喝”的战役背后,隐藏着刘强东的战略布局。有业内人士分析,京东外卖在走一条突围之路,先把蛋糕做大、创造增量。此前“品质至上”的策略,也使得京东自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吸引了大量注重商品品质的消费者。而京东自建物流的战略决策,也使得京东脱颖而出,确立了其在电商行业的地位。

刘强东的外卖革命,本质是一场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实验。或许,其他平台该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商业竞争的终点,究竟是零和博弈,还是价值共享?

2

最硬的形象广告?

实际上,自“复出”以来,刘强东格外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

去年3月,刘强东发布全员信,公布了京东新的使命和价值观——技术为本,让生活更美好。在全员信中,刘强东这样说道:“京东已经成为拥有超过60万员工、服务范围覆盖生活方方面面的民营企业,面向未来,我们怎么才能更好地生存,怎么才能更好地回馈这个世界?”

此后,刘强东不断践行着京东“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观,不论是在过年期间高调回馈家乡,送出3000万福利,还是在外卖行业以一己之力,撼动整个行业对外卖员权益的关注,刘强东让整个市场看到了他的“企业家精神”,看到了京东的商业信仰。

他的种种行为背后,暗藏着巧妙的商业营销策略。通过“我给老家送年货”的活动,刘强东继反哺了家乡,又给京东年货节打了一波最温情的广告。而对骑手权益保障的重视,也让整个市场开始关注京东外卖的走向。这既是对“技术向善”的实践,又是京东最生动的宣传。

还有网友认为,以上种种也蕴藏着刘强东重塑公众形象的考量。曾经“翻车”的他,需要刷新一波好感度,借助人文关怀叙事提升情感认同,改写自己的个人形象。

AI财评
**财经视角点评:刘强东的"骑手五险一金"是商业革新还是战略对冲?** 京东以"五险一金+零佣金"切入外卖市场,本质是一场高成本的市场颠覆实验。从财务角度看,单骑手月均2000元保障成本叠加商家补贴,短期将显著侵蚀利润,但长期可能重构行业成本结构,倒逼美团、饿了么跟进,形成"囚徒困境"。这一策略暗合京东"品质溢价"的传统打法——通过抬高行业准入门槛,在存量市场中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更深层次看,此举是京东"下沉战略"的延续:外卖业务可激活其物流网络冗余运力,与社区团购、即时零售形成协同效应。而刘强东的"底层关怀"叙事,既是对ESG趋势的精准捕捉,也暗含对冲监管风险的考量。当前互联网反垄断背景下,平台经济亟需社会价值证明,京东通过抬高行业福利标准,可能获得政策倾斜。 风险在于,若美团凭借规模效应消化成本压力,京东或将陷入持久消耗战。这场博弈的胜负手,在于能否将道德势能转化为用户留存率与订单密度。商业向善的边界,终究要由财务报表来定义。
注:本文转载自一杭工作室,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