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基金:“核心成长”累亏超100亿,收取管理费超30亿

2007年,中邮核心成长混合以近150亿元的首募规模横空出世,成为市场瞩目的“爆款基”。然而,截至2025年3月24日数据(下同),这只基金的单位净值已跌至0.5168元,净值回撤超过48%。

在基民血亏的同时,中邮基金却凭借管理费“稳赚不赔”。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中邮核心成长已经累计亏损超过100亿元,但管理费却照收超过30亿。

成立十七年血亏48%!业绩垫底全市场

2007年8月,中邮核心成长以近150亿元的首募规模横空出世,吸引超159万投资者认购,成为市场瞩目的“爆款基”。仅一个季度后的2007年末,其规模飙升至481.74亿元,创下公募基金史上的高光时刻。

该基金为偏股混合型基金,投资目标为:“以追求长期资本增值为目的,通过重点投资于具有核心竞争力且能保持持续成长的行业和企业,在充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和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

然而十余年过去,这只基金却成了投资者的一场噩梦。截至2025年3月24日,该基金单位净值从1元暴跌至0.5168元,累计亏损48.32%,跑输业绩基准超50个百分点,同类排名106/106。

2025年以来,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6.29%。而中邮核心成长年内仍亏损5.45%,同类排名4541/4582,几乎垫底全市场。

业绩持续亏损之下,基民选择“用脚投票”。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基金总规模仅剩25.81亿元。

频繁更换基金经理,亏损超过100亿元

研究发现,17年间,中邮核心成长历任12位基金经理,其中不乏刘格菘、国晓雯等明星基金经理。中邮核心成长现任经理为陈梁,其2021年11月接管后任职总回报为-49.9%。

频繁换帅之下,中邮核心成长投资风格摇摆,从早期重仓科技、消费,到近年来转向能源、银行等传统行业,策略断层明显。

1742888188159_6196_7206.png

在基民血亏的同时,中邮基金管理费仍照收不误,被质疑“旱涝保收”。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中邮核心成长已经累计亏损超过100亿元,但管理费收入超过30亿元。

数据显示,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系由原中邮创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而来,公司于2006年5月8日在北京成立,初建时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人民币。

“旱涝保收”的收费模式下,中邮基金投研团队是否尽责?长期巨亏仍收取高额管理费,是否违背“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

(文章序列号:1904420513367855104/GJ)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知识产权声明:面包财经作品知识产权为上海妙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AI财评
【专业点评】中邮核心成长混合基金的案例暴露了公募行业三大深层次问题:1)规模导向的畸形激励机制,基金公司通过"造星"和渠道营销打造爆款,却忽视长期业绩管理;2)管理费旱涝保收模式与投资者利益严重背离,17年亏损48%仍收取30亿管理费,凸显费率结构改革紧迫性;3)频繁更换基金经理导致投资风格漂移,反映部分公司投研体系缺乏连贯性。该基金规模从481亿缩水至25亿,是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也警示行业需从"规模竞赛"转向"业绩为王"。监管层应推动管理费与业绩挂钩的收费模式,建立基金经理长期考核机制,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打破"爆款基金"的销售幻象。(2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