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晨科技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或还面临受损股民维权

摘要: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美晨科技1.jpg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阑珊 编|深海

3月31日,美晨科技发布关于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公告显示,美晨科技于2025年3月3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042025004号),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若后续经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风险警示或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或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美晨科技称,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以及巨潮资讯网,有关公司的信息均以上述指定媒体刊登的信息为准。

对此,上海仁盈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晏维律师向雷达财经表示,上市公司不当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受损投资者可依法索赔。凡是在上市后至2025年3月31日之间买入,并在 2025年3月31日收盘时继续持有美晨科技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以索赔,可通过公号“雷助吧”(雷助码:88)报名,免费参与索赔。获赔前无任何费用。

天眼查显示,美晨科技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橡胶制品制造;橡胶制品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电器辅件制造等。


AI财评
**财经视角点评:美晨科技被立案调查的警示与影响** 美晨科技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事件折射出公司治理及内控缺陷,短期股价承压不可避免。若查实违规,可能触发退市风险,投资者需警惕"黑天鹅"冲击。从行业看,橡胶制品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竞争激烈,合规成本上升将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该事件也反映出监管层对上市公司信披质量持续收紧的态势,2023年新《证券法》实施后,违法违规成本显著提高。投资者索赔机制的完善(如"雷助吧"集体诉讼通道)提升了中小股东维权效率,但追偿周期长、执行难仍是痛点。 长期而言,本案或加速美晨科技业务整顿,但需关注其客户稳定性及现金流状况。建议投资者:1)规避立案调查期波动风险;2)关注后续行政处罚具体事由(财务造假/关联交易隐匿等);3)参考同类案例(如ST澄星)评估潜在赔偿比例。信披合规已成为上市公司估值的重要权重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