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基金:“低碳成长A”净值腰斩,风控能力遭拷问

2025年一季度,中信建投基金旗下两只主动权益类产品——中信建投低碳成长A与中信建投智享生活A因净值大幅回撤引发市场关注。

数据显示,两只基金当季跌幅均超11%,显著跑输业绩基准,其中中信建投智享生活A成立以来累计亏损达36%,中信建投低碳成长A成立三年多净值腰斩。

产品高集中度的光伏持仓、行业波动下的策略调整滞后,暴露了产品在资产配置与风险控制上的短板。中信建投基金风控体系是否需重新审视?

中信建投低碳成长A:成立3年多净值腰斩,重仓光伏企业

中信建投低碳成长A成立于2021年12月,基金经理为周紫光。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信建投低碳成长A成立3年多以来净值累计下跌达到54.59%,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40个百分点。

2025年一季度,中信建投低碳成长A净值下跌11.07%,同样表现靠后。

根据申万二级行业分类,2024年末,中信建投低碳成长A前十大重仓股均为光伏设备企业。2025年一季度,基金多只重仓股下跌超过20%,包括上能电气、阿特斯、中信博。

中信建投智享生活A:一季度净值下跌13%

中信建投智享生活A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成立于2020年11月,基金经理同样为周紫光。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收益率×35%+中证内地消费主题指数收益率×35%+中证综合债指数收益率×30%。

2025年一季度,中信建投智享生活A净值下跌13.07%,跑输业绩基准超过14个百分点。拉长时间周期来看,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信建投智享生活A成立以来净值累计下跌达到36%。

基金2024年财报显示,中信建投智享生活重仓持有光伏企业,天合光能、德业股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分别为前四大重仓股。

基金经理在年报中表示:“我们认为新能源行业已经见底,但市场希望的 V 型反转还没到来;消费方向整体偏弱,个别细分方向如悦己消费较好;也看好科技方向,但因为此前偏好投资于产业在量产之后的成长期阶段,因此错过了很多产业早期的重大投资机遇。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大多数资金更加偏好空间大、高增长阶段的新兴产业方向,我们现在的持仓无论大多数不具备这样的特征,因此表现相对较弱。”

中信建投基金成立于2013年9月,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公司官网信息显示,中信建投基金作为资产管理公司,秉承“忠于信,健于投”,追求以稳健的投资,回馈于客户的信任;致力于经过长期努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旗下产品成立以来净值大幅下跌,中信建投基金风控是否存在漏洞?是否与公司“追求稳健的投资”理念相符?

(文章序列号:1907716806395695104/CJT)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知识产权声明:面包财经作品知识产权为上海妙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AI财评
**中信建投基金业绩滑坡的深层症结** 中信建投低碳成长与智享生活两只产品的巨亏,暴露出三大核心问题: 1. **行业过度集中风险**:前十大重仓股全押注光伏赛道,在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战加剧的背景下缺乏分散配置,违背“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基本投资原则。 2. **风控机制失效**:基金经理对光伏行业周期拐点判断明显滞后,未及时减仓或调仓,反映投研体系对行业基本面跟踪与预警能力不足。 3. **定位与策略背离**:公司标榜“稳健投资”,但产品净值波动远超基准,显示风险收益特征与宣传严重不符,易引发投资者信任危机。 **启示**:公募基金需强化行业轮动能力,建立动态止损机制,尤其在强周期行业配置上应避免“躺平式”持仓。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警惕单一行业主题基金的高波动属性,管理人历史业绩与风控执行力比口号更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