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净源连续7日融资净偿还累计1058.19万元,被立案受损股民可索赔

摘要: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4月9日,科净源当日融资买入144.98万元,融资偿还417.2万元,融资净偿还272.22万元,连续7日净偿还累计1058.19万元。

科净源1.jpg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阑珊 编|深海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4月9日,科净源当日融资买入144.98万元,融资偿还417.2万元,融资净偿还272.22万元,连续7日净偿还累计1058.19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4月3日,科净源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

公告显示,科净源于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142025023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

对此,上海仁盈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晏维律师向雷达财经表示,上市公司不当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受损投资者可依法索赔。凡是在2023年10月26日到2024年4月29日之间买入,且在 2024年4月29日收盘时继续持有科净源股票的受损投资者可以索赔,可通过公号“雷助吧”(雷助码:88)报名,免费参与索赔。获赔前无任何费用。

雷达财经注意到,2024年12月16日,科净源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

科净源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下发的《关于对北京科净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葛敬、李崇新、赵雷、张宁出具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2024]292号)(以下简称“决定书”)。

经查,科净源存在如下问题:一是2023年12月5日至2024年3月27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科净源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用银行定期存单为第三方的债务提供质押担保,相关担保事项未履行审议程序和披露义务。

二是2024年4月30日,公司发布《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对2023年三季度财务报表进行更正,但对信用减值损失的更正有误。

三是公司2023年度报告中,存在部分项目收入确认采用时点法或时段法适用不当、收入确认依据不充分的情形。

四是根据《2023年年度报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50%,但公司未按规定披露业绩预告。

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八十条第二款第三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三条第一款、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及第二款第一项、第十七条的规定。葛敬作为董事长、李崇新作为总经理、赵雷作为财务总监、张宁作为董事会秘书,未能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四条的规定,对公司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五十一条、五十二条的规定,北京证监局决定对你们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你们应当高度重视,完善公司内控管理,强化董监高合规意识,提升财务核算规范性水平,保障信息披露质量,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再次发生此类违规行为,并于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北京证监局报送书面整改报告。

如果对本监督管理措施不服,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也可以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与诉讼期间,上述监督管理措施不停止执行。

天眼查显示,科净源参与招投标项目216次;知识产权方面有商标信息25条,专利信息155条。


AI财评
**科净源财务信披违规案警示:内控失效与投资者保护亟待加强** 科净源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暴露出公司内控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子公司违规担保未披露、会计差错更正失误、收入确认不当等问题,反映其财务合规性存疑,直接影响财报可信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净利润同比腰斩却未按规预告业绩,涉嫌损害投资者知情权。 从资本运作看,连续7日融资净偿还超千万元,显示市场对其信任度下滑。此类违规行为不仅可能引发监管处罚,更将加剧股价波动风险。投资者需警惕后续可能面临的退市风险警示(如ST)及民事索赔诉讼。 **启示**:上市公司需强化内控与信披质量,避免“存单质押”等表外风险;投资者应关注企业治理结构,对频繁会计调整、业绩“变脸”公司保持谨慎。本案再次凸显注册制下“零容忍”监管趋势,合规经营已成生存底线。 (注:符合索赔条件的投资者可依法维权,但需注意诉讼时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