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保诚基金:明星产品遭遇业绩滑铁卢,“新兴产业A”3年净值下跌54%

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A作为曾经的"百亿爆款",在2019-2021年连续三年斩获超40%的收益后,却在2022年开启持续下挫通道。

数据显示,该基金近三年累计净值跌幅高达54.36%,2025年至今仍延续颓势,规模从巅峰期超百亿元缩水至不足20亿元。

梳理公开资料发现,除了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A,基金经理旗下多只在管产品年内净值表现较差。

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A:3年净值下跌54%

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A成立于2013年7月。2019年至2021年,该基金业绩爆发,3年分别取得42.03%、102.88%、76.7%的收益率。

伴随业绩增长,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2021年时基金规模曾一度突破100亿元,成为市场上的明星产品。

然而,2022年以来,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A业绩遭遇滑铁卢。2022年、2023年净值分别下跌31.05%、36.45%。

2024年,在业绩比较基准上涨超过13%的情况下,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A净值仍下跌7.64%,同类排名3429/4092。

2025年以来,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A净值表现延续颓势。截至4月10日,年内净值下跌12.77%,跑输基准超过6个百分点。近3年以来,该基金净值累计下跌达到54.36%。

伴随净值下跌,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2024年末基金规模下滑至不足20亿元。

多只重仓股年内下跌逾30%

公开资料显示,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最近几个报告期持有电力设备、电子、通信、汽车等板块的占比较高。其中,电力设备是该基金近年来持续重仓的板块。

2024年末,基金经理进行了大幅调仓换股。前十大重仓股中,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阳光电源等电力设备股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易盛、三环集团、立讯精密等通信、电子行业股票。

截至2025年4月10日,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多只2024年末重仓股年内股价下跌超过30%,包括新易盛、沪电股份、中际旭创。

基金经理多只在管产品年内跌逾10%

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的基金经理为孙浩中,于2020年2月开始任职。公开资料显示,孙浩中曾任职于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担任LME交易员;于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担任研究员;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研究员。2013 年 4 月加入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孙浩中在管产品主要有7只,合计管理规模超过30亿元。截至2025年4月10日,孙浩中在管产品中,5只年内净值下跌超过10%,包括中信保诚至兴A、中信保诚中小盘A等。

从近3年业绩来看,除了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A,中信保诚至兴A、中信保诚中小盘A近3年净值也下跌超过25%。

中信保诚新悦回报A表现相对较好,近3年净值上涨0.39%,同类排名596/2040。

公开资料显示,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是中信集团和保诚集团合资成立的第二家金融公司,也是中国第一批成立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

近年来,中信保诚基金的公募基金在管规模相对稳定,最新在管规模超过1500亿元,主要以债券型、货币市场型基金为主。

(文章序列号:1910526307930869760/CJT)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知识产权声明:面包财经作品知识产权为上海妙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AI财评
**专业点评:** 中信保诚新兴产业混合A的业绩崩塌,折射出新能源与科技板块的周期波动及基金经理的择时与选股能力短板。2020-2021年押注新能源赛道(如宁德时代)实现高收益,但2022年后未能及时调整持仓,导致净值腰斩。2024年末转向通信、电子(如新易盛)的调仓亦未踩准节奏,重仓股年内跌幅超30%,显示其对行业轮动的误判。 更深层问题在于: 1. **规模反噬效应**:百亿规模下灵活度下降,调仓成本高企; 2. **行业集中风险**:长期超配单一赛道(电力设备),未有效分散风险; 3. **基金经理能力圈局限**:孙浩中在管产品普遍表现疲软,反映其策略适应性不足。 **启示**:投资者需警惕“冠军基金魔咒”,避免盲目追逐短期业绩。对管理人而言,需加强行业轮动预判与风控能力,尤其在市场风格切换频繁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