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瑞银基金:多只产品3年亏损超40%,投研风控是否存短板?

国投瑞银先进制造作为一只成立于2019年1月的主动权益类产品,近3年累计亏损52.01%,跑输业绩基准超50个百分点,同类排名垫底。

在2024年业绩基准上涨超14%的背景下,该基金仍录得17.18%的负收益。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国投瑞银基金旗下多只产品近3年净值回撤超40%。旗下多只产品中长期业绩表现较差,国投瑞银基金合规风控是否存在漏洞?投研是否尽责?

3年亏损52%,排名垫底

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成立于2019年1月,基金投资目标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本基金通过股票与债券等资产的合理配置,并精选先进制造主题的相关上市公司股票进行投资,力争基金资产的持续稳健增值。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0%+恒生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2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

截至2025年4月16日(下同),国投瑞银先进制造近3年净值下跌52.01%,跑输业绩基准超过50个百分点,同类排名2869/2887。近1年以来,该基金累计亏损达到15.29%,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20个百分点。

1744871828205_3614_5875.png

2024年,在业绩比较基准净值上涨超过14%的情况下,国投瑞银先进制造净值仍下跌达到17.18%。

2025年以来,该基金净值下跌6.81%,同类排名4033/4581。

研究基金持仓发现,基金重仓股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板块,长期重仓股包括宁德时代、永兴材料、天赐材料等。截至4月16日,基金超半数重仓股年内股价下滑,其中上能电气、中信博股价下跌超三成。

基金经理在2024年年报称:“以新能源、TMT为代表的业绩成长行业,部分环节在2024年,已经出现了盈利的回升,看好2025年能够兑现成长的公司的行情。”

伴随净值下跌,国投瑞银先进制造2024年末的基金规模下降至约14.89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超六成。

国投瑞银基金:旗下多只产品3年净值跌逾40%

根据不完全统计,除了国投瑞银先进制造,国投瑞银基金旗下还有多只产品近3年净值下跌超过40%,包括国投瑞银产业趋势A、国投瑞银新能源A等。

上述基金的基金经理均为施成。公开资料显示,施成于 2017年3月加入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曾任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深圳睿泉毅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

研究显示,上述基金重仓股重合度较高,均长期重仓新能源板块。

公开信息显示,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05年6月8日合资成立,是境内第一家外方持股比例达49%的合资基金公司。公司股东为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瑞银集团(UBS AG),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

旗下多只产品中长期业绩表现较差、持仓雷同,国投瑞银基金合规风控是否存在漏洞?是否与公司“用心投资未来”的文化理念相符?

(文章序列号:1912753571552694272/GJ)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知识产权声明:面包财经作品知识产权为上海妙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AI财评
国投瑞银先进制造基金近3年亏损52%,大幅跑输基准,折射出三大核心问题: 1. **行业集中度过高**:长期超配新能源板块,未有效分散风险。2024年新能源产业链面临产能过剩、价格战等压力,基金经理未能及时调整策略,暴露风控短板。 2. **投研能力存疑**:同类多只产品持仓高度雷同(如宁德时代、天赐材料等),反映基金经理施成"克隆化"操作,缺乏差异化配置能力,违背主动管理初衷。 3. **公司治理缺陷**:作为中外合资机构,国投瑞银对旗下产品业绩滑坡未采取有效干预(如更换经理或调整策略),合规风控体系形同虚设。 启示:投资者需警惕"主题基金"沦为行业赌具,基金管理人应强化行业轮动能力和风险对冲机制。监管层或需对持仓同质化严重的机构加强窗口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