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京东“快递员+全职外卖骑手”亲属搭档已超千人

摘要:7月17日,是刘嘉昕跑京东全职外卖的第45天,他已经不需要闹铃就可以自然醒,习惯性给随身的大水壶装满水就出门接了第一单;

7月17日,是刘嘉昕跑京东全职外卖的第45天,他已经不需要闹铃就可以自然醒,习惯性给随身的大水壶装满水就出门接了第一单;半小时后,父亲刘长军给自己泡上茶,也骑上电动车向着自己工作了12年的快递站点出发。

自首批全职外卖骑手加入以来,短短4个月间,在京东像刘长军和儿子这样的“快递员+全职外卖骑手”亲属搭档已超千人,他们是父子、夫妻、兄弟、表亲……他们中不乏刘长军一样司龄10年以上的“快递老哥”,在得知京东招募全职外卖骑手并同样缴纳五险一金后,第一时间推荐家属、亲友加入,他们的选择背后,是对企业的信任和对“稳定有保障”的共同渴求。


刘长军是京东在山东潍坊最早的一批快递员,他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第一个头盔,总爱带着点骄傲地和别人说起,自己那会拥有全潍坊第一辆送货的摩托三轮。加入京东之前,刘长军干过电子厂仓库管理员也跑过快递,经历过企业倒闭、社保断缴的无奈,“当时听说京东建站了,还给交五险一金,大家都排着队想面试,因为五险一金这个事儿那会在快递这行压根就没有过的。”

十二年间,刘长军所在的万福营业部拆分了六七次,自己最初跑的路区现在是一整个站点的小哥在负责,作为站点的“老师傅”,刘长军带出了不少徒弟,也和区域里的客户处成了朋友,“小区里不少小孩都是我看着长大的。”经理多次推荐刘长军应聘管理岗,他都婉拒了,“我还是喜欢直接面对客户,手把手把每单货给人家送到,踏实、也有成就感。”

这份踏实同样体现在刘长军一家的生活上,每月稳定过万的收入让刘长军一直稳稳托住一家四口的生活。2020年,他更是用公积金贷款,给一家人换了新房。“爱人比我更看重五险一金的价值,”刘长军的爱人为了照顾家里,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平时还好,一有个头疼脑热要去医院,医保的重要性立马显现。”所以当大儿子刘嘉昕面临择业时,母亲最常对他念叨的就是:“别只看眼前工资,保障才是长远账。”

去年,刘嘉昕大专毕业,因为一直没想好自己想做什么,他辗转于工厂日结工、众包外卖员,过着“干一天算一天”的日子。刘长军本想推荐儿子试一试送快递,起码是自己走过的路——多劳多得也有保障。可能是因为从小陪着父亲送快递,嘉昕发现自己认路、记路比别人快些,算个优势,但是快递员每天固定波次的工作节奏又让性子急、坐不住的他望而却步。“儿子说自己更愿意跑外卖,时间比较灵活,但我和爱人都担心三方众包没保障,万一磕了碰了更不得了。”父子因为择业的事,认真聊过几次但都不欢而散。

转机发生在两个月前,京东宣布在潍坊招募一批全职外卖骑手,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还有全额五险一金,父子俩当即一拍即合。“五险一金的保障+擅长的工作”让嘉昕迅速适应新角色,骑手小队里同事和队长带给他的帮助更是让他“归属感满满”。“这是从没有过的,我之前在别家跑了快半年,没什么团队可言,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如今,他日均收入300-400元,预计每个月到手稳定有八九千元,“比之前浑浑噩噩强多了”。更让他自豪的是,父亲悄悄向同事夸他:“这小子现在懂事了。”


在刘长军的小家,是五险一金托起了两代人的选择。除了他们,还有来自数百个家庭、千余名京东一线员工以“快递员+全职外卖骑手”的组合并肩奋斗,诠释着“有保障才敢拼” 的生活哲学。在新疆乌鲁木齐,刘兆勇和姬英夫妻现在月收入合计近两万,前不久刚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在乌市安了家;河南南阳的王晓和李果姐弟,弟弟干快递8年,在京东成家立业买房,姐姐两个月间不仅成为20多人的小队队长,还把自己心心念念的五险一金续上了……

一直以来,安稳有保障是每一位劳动者最朴素的愿望。从2007年自建物流,为第一名快递员缴纳五险一金开始,京东为一线员工这份愿望坚持了18年,给了数十万普通家庭更坚实的底气。从快递员到全职外卖骑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赔、住有所居……越来越多普通人的愿望正在被实现。


注:本文转载自中访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