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徐翔案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其母亲郑素贞所持有的大恒科技股权拍卖,再度将资本市场的目光聚焦于一场涉及1.3亿股、多位买家的复杂交易。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当徐翔案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其母亲郑素贞所持有的大恒科技股权拍卖,再度将资本市场的目光聚焦于一场涉及1.3亿股、多位买家的复杂交易。两个半月后,随着股权完成过户与公告披露,这场交易背后的资金脉络、人物身份以及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走向,逐渐勾勒出一幅充满悬念的资本图景。
10月10日,大恒科技一纸公告正式宣告“无实控人”时代的到来。这一变化的核心,源于今年8月8日郑素贞所持股份的过户完成——经过山东产权交易中心的公开拍卖,这位曾与“私募一哥”徐翔紧密关联的股东彻底退出,自然人李蓉蓉则以2746万股的持股量,与一致行动人周正昌共同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二者合计持股达4046万股,占总股本的9.26%。
然而,这一持股比例并未赋予他们实际控制权。公告明确指出,由于无法单独决定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的选任,也难以对股东大会决议产生重大影响,大恒科技最终摆脱了单一实控人的束缚。但真正引发市场热议的,并非公司控制权的变更本身,而是以李蓉蓉为代表的买家群体,其资金来源与身份背景所暗藏的诸多细节。
此前,李蓉蓉因“疑似宁波海关中干”的传闻备受关注,而接近她的知情人士却揭开了不同的真相:她并非拥有体制内编制的公职人员,仅是宁波海关后勤管理中心全资子公司金海后勤的合同制员工,既无“中层干部”头衔,其参与股权拍卖的行为也无需向上级单位报备。更关键的是,她并非这场资本操作的实际操盘手,而是作为宁波当地亲戚募集资金的“牵头人”,站在了交易的台前。
最新披露的资金数据,进一步揭开了这场交易的财务逻辑。李蓉蓉用于竞拍的3.62亿元中,2.42亿元来自自有资金,剩余1.2亿元则是向自然人周建波借入的高息借款——巧合的是,周建波正是其一致行动人周正昌的亲属。而周正昌本人投入的1.71亿元“家庭自有资金”,实则绝大部分来自兄弟姐妹的子女,其个人出资仅约32.74万元,近乎“象征性参与”。
不止李蓉蓉与周正昌,此次参与竞拍的多位买家都选择了高息融资的路径。傅泽远的借款年利率达12%,黄鹂的借款利率也高达10%,即便如此,他们仍愿承担高额资金成本。对于这一现象,大恒科技给出了三点解释:由于买家未取得公司控制权,无法申请并购贷款;银行审批流程过长,难以满足短期资金需求;且当前融资成本与民间借贷市场水平基本相符,具备合理性。只是,这些买家寄望于“未来上市公司分红收益”的还款计划,在大恒科技仍处于亏损状态的现状下,显得有些缥缈。
在这场涉及7位自然人和1家公司的竞拍中,中国新纪元有限公司的角色尤为特殊。这家公司不仅以1800万股的持股量成为买家之一,更关键的是,它是所有买受人共同授权的“联合竞拍代表”,相当于这场交易的“组织者”。更值得关注的是,另一位买家傅泽远,正是通过中国新纪元总经理黄玉峰的朋友获悉拍卖信息,并在对方安排下参与联合竞拍——这层隐性关联,让原本被公告声明“无关联关系”的买家群体,多了一丝微妙的联系。
中国新纪元的影响力,还不止于此次竞拍。就在大恒科技宣布无实控人后不久,公司便计划以自有资金6亿元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新恒芯锐”,跨界拓展半导体相关业务。要知道,大恒科技目前既无半导体领域的人才与技术储备,也没有相关客户与供应商资源,此举堪称“冒险尝试”。而巧合的是,中国新纪元持股82.82%的宁波电子信息集团,恰恰是半导体领域的“老手”——其业务覆盖高性能集成电路、泛半导体材料等多个领域,还培育出了中科三环、永新光学等多家上市公司。
这场看似分散的股权竞拍,因中国新纪元的深度参与,逐渐显露出更清晰的逻辑线:从组织联合竞拍,到推动上市公司跨界半导体业务,这家公司或许才是大恒科技“无实控人”表象下,真正的“关键变量”。而李蓉蓉这位国企合同制员工,更像是这场资本棋局中,被推至台前的“牵线人”。
如今,大恒科技的“无实控人”状态已成定局,但公司的未来走向却充满变数。新成立的半导体子公司能否突破技术与资源壁垒?高息借款的买家们何时能收回成本?中国新纪元是否会进一步介入公司经营?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将决定这家市值超60亿元的上市公司,能否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找到新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