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3240个学位、3年筹设期!曹德旺添新校

摘要:继福建福耀科技大学今年9月迎来首届本科生后,曹德旺的公益教育事业再添新坐标。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继福建福耀科技大学今年9月迎来首届本科生后,曹德旺的公益教育事业再添新坐标。10月10日,福州市教育局官网发布批复文件,正式同意由河仁慈善基金会筹设“福州市福耀未来学校”,这所定位非营利性民办普通高中的新校,将在福清市福耀工业园区域内开启三年筹设期,计划建成后可容纳3240名学生,为当地高中教育注入新活力。

作为福耀玻璃的掌舵人,曹德旺近年来在教育领域的投入始终围绕“公益”与“实用”两大核心。此次筹设福耀未来学校的河仁慈善基金会,正是由他出资创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其2024年工作报告显示,基金会年末资产总计达34.56亿元,2024年全年教育及公益相关支出超5.49亿元,雄厚的资金储备为新校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不同于常见的民办学校,福耀未来学校从设立之初便明确“非营利性”属性,这一定位延续了曹德旺在教育公益领域的一贯理念——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而非资本逐利的工具。

回溯曹德旺的教育公益轨迹,福耀未来学校并非孤例,而是其构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完整公益教育链条的关键一环。早在多年前,他便捐资3.3亿元建设福建师范大学附属福清德旺中学,创新采用“公办民助”模式,由政府、高校与基金会三方协同办学。凭借优质的教学质量与特色办学模式,该校于2024年2月成功获评“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成为地方基础教育的标杆,也为此次新校筹设积累了成熟的办学经验。

若说基础教育是公益教育的根基,那么高等教育便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核心阵地。今年2月,由曹德旺发起、河仁慈善基金会与福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创办的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正式获批,这所定位“民办公助、非营利、公益性”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填补了福建在高水平应用型科技大学领域的空白。学校不仅覆盖本科与研究生两个办学层次,还邀请到知名教育家王树国担任首任校长,旨在打造一所“扎根中国、面向世界”的创新型大学。

今年7月,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完成首届本科生招生工作,面向福建、河南、江西、湖南、广西五省区共招收50名学生,尽管招生规模不大,却标志着这所新型高校正式迈入办学新阶段。9月12日,学校举行202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曹德旺以理事长身份在致辞中袒露办学初心:“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学知识,更要学做人;不仅要会思考,更要能动手;不仅要立足中国,更要面向世界。”他特别强调,办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共和国的强大”,这番话既是对新生的期许,也是他投身教育公益的核心愿景。

事实上,从捐资建设普通高中,到创办应用型科技大学,曹德旺的教育公益布局始终紧扣时代需求。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公办民助”与纯民办非营利两种模式结合,既补充了地方优质教育资源,又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了选择;在高等教育阶段,聚焦科技领域人才培养,直击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高端技术人才短缺的痛点。这种从“基础”到“高端”、从“普惠”到“精准”的办学思路,让他的教育公益事业形成了独特的“福耀模式”。

10月10日,曹德旺在接受人民日报客户端采访时再次谈及办学初衷,他表示无论是福耀科技大学,还是新筹设的福耀未来学校,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人才”。从3.3亿元捐资建设中学,到投入数十亿创办大学与高中,曹德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公益不是短期的慈善捐赠,而是需要长期投入、系统规划的事业。

随着福耀未来学校进入筹设阶段,曹德旺的公益教育版图已实现“普通高中-本科-研究生”全学段覆盖。未来三年,这所位于福清的新校将逐步完成校园建设、师资组建与课程体系搭建,预计2028年正式招生。届时,从福清德旺中学到福耀未来学校,再到福建福耀科技大学,一条贯穿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公益教育链条将全面成型,为福建乃至全国的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贡献“福耀力量”。


注:本文转载自中访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