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徐育斌离场丰巢,这位“末端物流改革者”留下了什么?

摘要:近日,丰巢创始人徐育斌的离职消息引发行业关注。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近日,丰巢创始人徐育斌的离职消息引发行业关注。这位从快递小哥成长为独角兽企业CEO的80后创业者,用十年时间将丰巢打造成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末端物流巨头,其留下的不仅是33万组智能柜组成的服务网络,更是中国物流智能化转型的鲜活样本。

徐育斌的创业故事始于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2009年韩国考察时,DHL智能柜提升配送效率的场景让他敏锐捕捉到机遇——彼时中国电商正加速崛起,末端物流"最后100米"的交付难题日益凸显。这份源于一线快递员经历的行业直觉,成为他推动物流智能化的最初动力。在顺丰董事长王卫的支持下,2015年徐育斌牵头成立丰巢科技,正式开启智能快递柜的全国布局。

从5亿元初始资本到250亿元估值,丰巢的成长轨迹印证了徐育斌的战略眼光。2017年25亿元融资、2021年4亿美元战略融资,中国邮政、红杉中国等机构的加入,不仅夯实了丰巢的资金基础,更验证了智能末端物流模式的市场价值。截至2024年5月,丰巢已累计服务3.68亿消费者和350万名快递员,2023年交付包裹量达64.63亿件,占全国快递业务量的5%-6%,成为无可争议的行业标杆。

在徐育斌的带领下,丰巢始终以技术创新破解行业难题。针对传统收件方式的局限,丰巢智能柜实现24小时自助服务,通过"一键开柜""亲友代取"等功能优化用户体验,更接入多平台逆向退货渠道简化寄件流程。面对运营效率挑战,2020年推出的畅存费制度虽引发讨论,却客观上推动格口周转率从65.7%提升至2024年前5月的74.6%,为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解决方案。招股书显示,这项制度三年半累计产生8.08亿元收入的同时,也促使行业思考末端服务的权责边界。

更值得关注的是丰巢在盈利模式上的持续探索。面对2021至2023年累计超37亿元的亏损,徐育斌主导推动业务结构升级,在快递末端服务之外开拓洗护、家政等增值服务。数据显示,洗护订单量从2022年的6.9万份飙升至2024年5月的96.2万份,到家服务完成7.14万份订单,这些创新业务与广告服务共同支撑起2024年1-5月7160万元的净利润,实现关键性扭亏为盈。中银证券评价,这标志着丰巢的商业模式已得到市场验证,从单一快递柜运营商转型为社区生活一体化服务商。

徐育斌的个人经历堪称行业励志范本。从深圳顺丰的普通快递员到持有公司2.21%股份的CEO,他2021年2.22亿元的薪酬中,2.2亿元为股份支付,这份回报既是对其创业贡献的认可,更是对基层创业者价值的肯定。他主导的丰巢不仅改变了数亿人的收件习惯,更在石家庄等城市构建起无人化服务体系,其无人机接驳柜已在深圳宝安血站等场景试点,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物流解决方案。

如今徐育斌选择在企业扭亏为盈的节点离任,虽恰逢IPO进程暂缓,但丰巢的发展根基已愈发稳固。33万组智能柜构成的物理网络、近3.7亿用户的服务基础,以及不断丰富的盈利模式,都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如行业观察所言,徐育斌的离开不是终点,而是丰巢从"创业期"迈向"成长期"的标志。

从快递小哥到行业领航者,徐育斌用十年时间书写了中国物流智能化的创业传奇。他留下的不仅是一家估值250亿的企业,更是"从一线发现需求、用技术解决问题"的创业逻辑,这份遗产将继续影响中国末端物流的未来发展。


注:本文转载自中访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