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浙商证券换帅:“75后”实干派接棒,剑指2030年行业前15位

摘要:金秋十月,国内券商行业迎来重要人事变动。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金秋十月,国内券商行业迎来重要人事变动。10月15日,千亿规模的浙商证券召开干部大会,实控人浙江交通集团正式宣布人事任免:掌舵近二十年的“老将”吴承根因到龄退休卸任董事长,现任党委书记、总裁钱文海被提名为新任董事长人选,待董事会程序完成后将正式履职。这场新老交替,不仅是企业管理层的常规迭代,更标志着这家从地方券商成长起来的机构,正式开启冲刺“中大型券商”的新征程。

回溯浙商证券的发展历程,吴承根的名字始终与企业的“涅槃重生”紧密相连。2006年,当行业排名尚在60名之外、员工不足300人、网点局限于浙西南的金信证券陷入资不抵债困境时,吴承根临危受命,主导了浙江交通集团旗下沪杭甬公司通过债转股实现的重组,并于次年正式加入重组后的浙商证券。从董事、总裁到董事长,他用近二十年时间带领企业完成“二次创业”:推动业务从传统经纪为主转向多元布局,在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自营业务等领域持续突破,最终将一家濒临破产的地方机构,打造成综合排名稳居行业前20、部分业务跻身全国前十的中型券商标杆。

在他的带领下,浙商证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重组至今累计创造274亿元利润总额,上缴税收超187亿元,为股东分红42亿元;近五年年利润总额始终稳定在20亿元以上,展现出强劲的盈利韧性;员工规模从300余人扩张至约6000人,总资产截至2025年6月底突破1991亿元,成功迈入千亿券商阵营。这份成绩单,既是吴承根时代的辉煌注脚,也为新管理层的接棒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过接力棒的钱文海,是券商行业少有的“75后”核心管理者,其履历中“实干”与“突破”的标签尤为鲜明。出生于1975年3月的他,金融领域从业经验覆盖产业经营、地产转型、财务管控等多个维度:在浙江交通集团任职期间,曾主导这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产业经营工作;执掌浙江省交投地产集团时,推动板块实现市场化转型;担任集团财务公司“一把手”期间,进一步夯实了金融风控与资本运作能力。

2023年6月,钱文海从集团财务公司调任浙商证券主持经营工作,短短两年间便推动企业实现三大关键突破:通过并购国都证券构建“双核”发展格局,打破区域业务局限;完成70亿元可转债发行,转股率高达99.88%,创行业纪录的同时大幅优化资本结构;成功拿下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资质,补上业务资质短板。2024年7月接任党委书记后,市场对其接棒董事长的预期已逐渐清晰,如今正式提名落地,也被业内视为浙商证券战略延续性的重要保障。

新帅上任,恰逢券商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期。一方面,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加速释放,为券商业务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度提升、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对机构的综合实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浙商证券已明确三大核心任务,为2030年冲刺行业前15位锚定方向。

在业务整合层面,国都证券的协同效应将成为重要发力点。公司计划从客户资源共享、业务渠道互通、研究能力整合三方面入手,推动两家机构实现“1+1>2”的融合效果,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这也是钱文海任期内推动的重要战略,未来有望持续释放红利。

在规模进位方面,浙商证券提出了清晰的量化目标:到2030年末,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总资产、净资产等核心指标全面翻倍,综合实力跻身行业前15位。这一目标并非空谈——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3.66%的情况下,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实现46.49%的同比增长,扣非后净利润增幅达45.79%,盈利质量的提升为规模扩张提供了支撑。

在风险管控层面,合规与科技将成为两大关键词。公司计划持续完善内控体系,优化投行、研究等重点业务的质量控制机制;加强市场风险监测,健全风险模型与应急预案;同时通过降本增效与科技赋能提升运营效率,深化AI技术在风控、合规、客户服务等场景的应用,为冲刺目标筑牢安全防线。

从吴承根时代的“破局重生”,到钱文海主导的“进位冲刺”,浙商证券的发展脉络始终与行业趋势同频共振。随着“75后”新帅正式掌舵,这家千亿券商能否在未来五年实现核心指标翻倍、跻身行业前15位,不仅是企业自身的突破,更将成为券商行业新老交替、转型升级的重要观察样本。


注:本文转载自中访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