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11前夕,“饿了么APP更名为淘宝闪购”的话题意外冲上热搜,各大应用平台上饿了么图标旁“双11 淘宝闪购”的字样,
![]()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双11前夕,“饿了么APP更名为淘宝闪购”的话题意外冲上热搜,各大应用平台上饿了么图标旁“双11 淘宝闪购”的字样,让阿里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战略布局再度成为焦点。尽管双方尚未对合并传闻作出回应,但从业务协同到资源整合的一系列动作来看,这场看似突然的品牌联动,实则是阿里酝酿已久的战略落子,旨在撬动万亿规模的即时零售市场。
即时零售的赛道早已硝烟弥漫。当京东、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酣战之际,阿里于今年4月果断推出淘宝闪购,将淘宝天猫旗下的“小时达”业务全面升级,以淘宝APP首页一级流量入口的重磅姿态,首日便覆盖50个城市,短短一周内完成全国布局。这一举措并非临时起意,而是阿里多年深耕即时零售的必然结果——淘宝沉淀的海量品类与品牌资源,与饿了么成熟的社会化仓配、即时履约、超算平台等基础能力形成互补,为业务爆发奠定了基础。
从诞生之初,淘宝闪购就与饿了么绑定深度协同。双方不仅联合推出消费者补贴活动,饿了么更是全面开放供给体系,并共享庞大的骑手资源,形成“前端流量+后端履约”的闭环。正如闪购项目人员所言,这种集中优势兵力协同作战的模式,正是阿里业务扩张的典型风格。在阿里的战略蓝图中,饿了么不再是单纯的外卖平台,而是即时零售的核心履约支撑;淘宝闪购则承担着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抢占用户心智的关键角色。
资源整合的成效立竿见影。借助饿了么的能力输出与阿里的持续补贴,淘宝闪购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其日订单峰值突破1.2亿单,周日均订单量稳定在8000万单,月度交易买家数达到3亿,较上线初期增长200%。这样的增长速度,印证了阿里“远近场结合”战略的可行性,也让双方的进一步融合成为必然。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此前就明确表示,饿了么的基础能力建设是淘宝闪购快速发展的关键,两者的整合为阿里布局即时零售提供了坚实基础。
此次双11期间的品牌联动,更是阿里加速战略落地的重要信号。随着消费需求向“即时性”转变,阿里正推动电商、即时零售等业务融入“大消费”全盘谋划,即时零售被赋予了承接“到店、到仓取货”、非餐饮到家配送等新任务的使命。未来,天猫品牌线下门店将大规模入驻淘宝闪购,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预计百万家门店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供给生态。按照阿里的规划,未来三年内,闪购与即时零售将为平台带来1万亿的交易增量,成为驱动增长的核心引擎。
事实上,饿了么与淘宝闪购的深度融合,本质上是阿里应对行业竞争、重构零售格局的战略选择。在美团、京东等对手纷纷加码即时零售的背景下,阿里通过整合内部资源,避免了业务重叠与内耗,形成“流量、供给、履约”三位一体的竞争优势。饿了么的品牌标识调整,或许正是这一整合过程中的标志性动作,意味着其将彻底融入阿里即时零售的整体架构,成为万亿棋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棋子。
这场战略整合仍在推进中,外界对两者的最终合并充满期待。但无论品牌名称如何调整,阿里的核心目标已然清晰:凭借淘宝的流量与品牌优势,结合饿了么的履约能力,打通“远近中场”的消费场景,在即时零售这片蓝海市场中抢占领先地位。双11的品牌联动只是开始,随着百万家线下门店的入驻与服务场景的持续拓展,阿里的即时零售版图还将不断扩大,这场关乎万亿市场的战略博弈,未来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