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比亚迪2025年三季报如期而至,以营收、利润、销量多维度的亮眼表现,勾勒出中国车企龙头的稳健增长曲线。
![]()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比亚迪2025年三季报如期而至,以营收、利润、销量多维度的亮眼表现,勾勒出中国车企龙头的稳健增长曲线。前三季度5662.7亿元的营收规模再创新高,19%的销量同比增幅领跑全球,叠加毛利率回升、研发投入加码等核心指标的向好态势,不仅印证了企业抵御市场波动的强大韧性,更凸显了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双轮驱动的发展成效。
营收与利润的协同增长,是比亚迪经营质量持续优化的直接体现。第三季度,公司单季营收逼近2000亿元关口,达1949.9亿元,净利润78.2亿元实现23%的环比跃升,毛利率较上一季度提升1.6个百分点,在行业降价潮与成本压力并存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调节能力。前三季度13%的营收同比增幅,更是在5663亿元的高基数上实现的稳步增长,彰显了市场对其产品矩阵的高度认可。值得关注的是,盈利增长背后,是企业对研发的持续“加码”——前三季度437.5亿元的研发投入同比激增31%,这一数字远超同期净利润,而累计超2200亿元的研发沉淀,以及14年间13年研发投入超当年净利润的坚持,构筑起比亚迪不可复制的技术护城河。
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成为比亚迪穿越行业周期的核心密码。2025年,公司集中释放三大技术王牌,为智能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凭借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功能与“安全兜底”的行业首创承诺,迅速成为市场焦点,截至9月累计搭载车型销量突破170万辆,稳坐国内辅助驾驶装车量头把交椅,成为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引擎;超级e平台兆瓦闪充技术则破解了新能源汽车补能焦虑,重塑行业补能标准;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的推出,更拓展了智能出行的应用边界,展现出比亚迪跨界创新的想象力。这些技术成果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形成了覆盖感知、补能、场景生态的完整技术体系,持续转化为产品竞争力。
技术优势最终落地为市场胜势,比亚迪在全球市场的版图持续扩大。前三季度326万辆的累计销量,让其稳稳占据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宝座,19%的同比增幅跑赢行业平均水平。海外市场的表现尤为抢眼,70.2万辆的销量同比激增132%,这一数字已远超2024年全年海外销量总和,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布局进入收获期。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从巴西工厂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时总统卢拉亲临现场并购车的高光时刻,到为日本市场量身打造K-EV BYD RACCO并同步推出海狮06DM-i插混车型的精准布局,比亚迪正以本土化研发、本土化生产、本土化服务的策略,深度融入全球市场,打破海外新能源市场的格局壁垒。
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比亚迪始终秉持生态共赢的发展理念,与上下游产业链共同成长。三季报显示,公司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金额显著下降,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平均周期进一步缩短,这一变化背后,是比亚迪对中小供应商的支持力度加码——通过加快付款节奏,缓解合作伙伴的资金压力,构建起稳定、高效、协同的产业链生态。这种“共生共荣”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更凝聚了产业链合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场信心与企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比亚迪的未来增长预期持续向好。顶级投行花旗预测,公司2025年和2026年销量将分别达到467万辆和539万辆,展现出对其增长后劲的强烈信心。而不久前,比亚迪5名高管及32名核心人员斥资超5000万元增持公司股票的举动,更是用真金白银传递出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念,形成了市场信心与企业发展的正向循环。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深度变革,行业竞争从产品层面延伸至技术、生态、全球化布局等多个维度。比亚迪凭借二十余年在新能源领域的深耕细作,已构建起“技术-产品-市场-生态”的完整闭环。展望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持续迭代、全球化产能的逐步释放、产业链协同效应的进一步凸显,比亚迪有望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构中占据更核心的位置。
从技术追随者到行业引领者,从中国品牌到全球玩家,比亚迪的三季报不仅是一份亮眼的业绩答卷,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在全球化布局的支撑下,比亚迪正以稳健的步伐,书写着中国车企向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迈进的新篇章,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智能出行体验,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