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食品卖的是辣条,还是多种添加剂?

作为“无辣不欢”的“吃货”们,对“麻辣王子”、“卫龙”等辣条品牌不会陌生。其实辣味在中国饮食习惯中历史悠久。辣条在中国消费者中的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随着近年来辣条领域不断推陈出新,众多食品生产商持续开发新型辣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推动了辣条行业的增长。

随着年轻一代快速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消费需求出现肉眼可见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休闲食品的发展进程,让休闲食品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卫龙食品(俗称“卫龙辣条”)作为辣味休闲食品的领导者,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实力,卫龙辣条畅销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一年卖出100多亿包。

不过,由于“高油、高盐、高添加、低营养”等特点,辣条始终无法摆脱“垃圾食品”的标签,而且,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辣条行业无法摆脱的阴影,另外,添加剂也是辣条不能离开的“伴侣”。

以卫龙辣条为例,除了小麦粉、大豆油、水、大豆膳食纤维粉、辣椒、香辛味,还有食用香精香料、味精,以及丙三醇、单硬脂酸甘油酯、呈味核苷酸二钠、辣椒红、三氯蔗糖、特丁基对苯二酚、纽甜。如此之多的添加剂,以至于有人调侃,卫龙食品卖的不是辣条,而是添加剂。

丙三醇俗称甘油,无色、无臭、味甜,其用途极为广泛。果汁、果醋、各类腌腊制品、果脯中都应用有一定量的甘油。甘油主要的作用是增加浓厚感和甜味,去除苦、涩味,提升口感。

特丁基对苯二酚则是抗氧化效果较好的新合成的抗氧化剂,可使食用油脂的抗氧化稳定性提高3-5倍。如果人类长期大量食用(作为食品或食油的添加剂),有导致畸形、癌症的危险。长期,高剂量的TBHQ在实验动物中显示有造成胃癌的前体,和引起的他们DNA损伤的倾向。

纽甜具有热稳定性差、甜度过高导致调配技术要求较高等缺陷,使用便利性不高。安赛蜜和三氯蔗糖安全性好,甜价比较高,口味相对纯正,有望完成对其它甜味剂和蔗糖的替代。有意思的是,卫龙辣条中,既使用了三氯蔗糖,也没有放弃纽甜。

近年来,国家食品监管机构也提出,鼓励食品的生产者在标识上中更多地标出低盐、低油、低糖,或者是一些简单的提示语,比如说清盐酱油,低盐、低钠酱油。

伴随着国民健康意识地不断提升,以及消费者强烈的健身、养生等需求的增长,辣条正逐渐被“低脂低钠”等健康零食替代。

当然了,除了添加剂种类过多以及营养价值偏低,由于中小企业过多,辣条行业的质量安全问题可谓是“触目惊心”。

凭借价格低廉,辣中带甜,又偏向肉制品的口感,卫龙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一时间,各个作坊开始生产便宜又好吃的辣条,销量稳步上升,危机也闻风而来。2005年12月,央视曝光了平江县在生产辣条过程中违规使用了违禁添加剂一事,一时之间,网上一片谩骂声,垃圾食品、地沟油等词层出不穷,辣条突然之间成为了众矢之的。

由于没有明确的生产规范与标准。生产辣条的绝大部分也都是中小民营企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也是意料之中。这次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一次行业危机,也是行业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

为了抢占行业县级,卫龙食品入驻漯河工业园建现代化的辣条工厂,毗邻中国做好的小麦产区,花高价从欧洲进口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把包装机从半自动变为全自动。把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放到首位,让辣条食品逐渐产业化、标准化。

并且在确保行业标准化之后,卫龙食品直击行业痛点,协同SGS检测认证机构,开展“对标ISO9001,梳理优化流程”项目和“夯实全球食品安全体系基础,筑牢FSSC22000和HACCP根基”项目,通过提高产品的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以期未来推动企业通过BRC、IFS等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为食品安全再添力量。

同时,卫龙食品还在智能制造方面加大投入,引入机器人等新技术,提升生产质量与效率,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卫龙食品将在10年之内建设一个完善的全球制造网络,为实现卫龙上市的目标不断努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2021年零售额计,卫龙食品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6.2%,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导者。

让人感到讽刺的是,据媒体报道称,国家及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2015年10月至2021年6月公布的质量抽检情况中,调味面制品的抽查结果显示,各地监管部门抽检共发现不合格调味面制品401批次,不合格原因涉及微生物超标、油脂酸败、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等。其中,卫龙食品的调味面制品有七次不合格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