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美集团再赴港IPO:上半年净利降六成,去年因“吴亦凡事件”额外损失1400万

摘要:10月5日,韩束母公司上海上美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赴港上市。

10月5日,韩束母公司上海上美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赴港上市。

这并非上美集团首次冲刺IPO,今年1月,上美集团曾向港交所递表,但并未成功。而在去年2月,上美集团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意图登陆A股资本市场,但最终并未成功。

与年初IPO时相比,上美集团有哪些变与不变?

QQ图片20221013143715.png

根据招股书,上美集团变化最为明显的是业绩数据的急速下滑。今年上半年,上美集团营收降31%,利润缩水超六成。相较之下,2019、2020及2021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数据均呈增长趋势。

而不变的是其对营销的过度依赖和高端产品增长乏力。

这家曾被冠以“第一微商”称号的传统化妆品企业,能否成为今年首个港股美妆上市公司,仍有待观察。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达73%

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下,上美集团仍然迫切推进上市进程。

招股书显示,上美集团上半年实现营收12.62亿元,而上年同期为18.32亿元,同比下跌三成。

利润方面也表现不佳,上半年,上美集团的净利润为0.6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74亿元下降了超60%。

上美集团将业绩下滑归因于疫情。“疫情对公司在上海的生产及交付产生影响。”上美集团表示。

不仅利润下滑,上美集团毛利率也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上半年,上美集团毛利率64.9%,较上年同期的66.6%下降1.7个百分点。

其中,线上自营毛利率为72.3%,线上零售商毛利率为63.4%,线上分销商毛利率为46%,线下零售商毛利率为81.1%,线下分销商毛利率为49.6%。

招股书显示,上美集团主营护肤品及母婴护理产品的开发、制造及销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2021年,上美集团实现零售额75.56亿元,约占国货化妆品市场份额1.7%,国内化妆品市场份额0.8%。

2002 年,吕义雄带着 8 个人的团队来到上海开启日化帝国之梦,用时十多年创立韩束、一叶子、吾尊、索薇娅、红色小象、韩粉世家等知名日化品牌。

上美集团壮大过程的一个转折点是在2010年,当时微商行业大火,韩束开始布局微商渠道。2015年,韩束搭建了线下代理+电视购物+电商平台+微商的一整套产品销售渠道。

从渠道来看,目前上美集团的销售渠道仍然是以线上为主。

招股书显示,上美集团主要通过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分销产品,其中线上渠道的占比逐步提升。

过去三年和今年上半年,上美集团线上销售所得收入分别为15.04亿元、25.43亿元、26.98亿元和9.31亿元,占比分别为52.4%、75.2%、74.6%和73.8%。

线上收入占比逐年增长,这也意味着上美集团线下渠道的力量正在被削弱。

招股书显示,线下渠道的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45.7%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24.6%。

不过,上美集团在招股书中称,线下零售及分销对该公司的业务仍至关重要,上美集团广泛的线下零售及分销网络主要包括线下零售商与分销商。其中,线下零售商主要是知名超市及化妆品连锁店,包括屈臣氏等。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上美集团通过屈臣氏4000多家门店展示及出售产品。

邀请明星代言,两年半花5570万

重营销,是上美集团一直以来的底色。这也是上美集团不变的地方。

比起“上美集团”的名声,韩束的知名度似乎更加响亮,这归功于近年来上美集团的营销投入。

早年凭借微商起家的上美,曾经创造过40天回款1亿元的销售神话。不过而后,由于销售模式涉嫌传销,上美开始把营销重点转为代言和冠名等方式。

凭借着在热门综艺、电视剧的大笔广告投入,同时也邀请多位明星为其代言,种种作用下,韩束、一叶子似乎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化妆品品牌。

上美集团的韩束品牌,曾以5亿元的价格冠名《非诚勿扰》,刷新了当时中国电视广告的纪录。

销售方面的出售阔绰在财报数据中得以体现。今年上半年,其销售开支高达6.0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高达48.2%。

在销售及分销开支中,营销及推广开支占比超过60%。

依赖营销的上美集团,也吃到了代言人出事的苦头。

上美集团还提到,其曾因明星的不当行为,在合约期结束前与其终止业务合作,并因此于2021年处置相关包装材料、撤掉广告及营销材料,造成额外开支约1400万元。

2021年7月,“吴亦凡事件”发酵后,韩束曾表示,与吴亦凡解约,终止一切品牌合作关系。

此外,上美集团也曾邀请多位明星为其代言,如林志玲、郭采洁、娜扎、景田、佟丽娅、王子文等。2020至2021年,上美集团的明星代言费分别为2028.6万元、2532.6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0.6%、0.7%,

今年上半年,上美集团的明星代言费1009.6万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增至0.8%。据此计算,2020年至今年上半年,上美集团邀请明星代言共花费5570万元。

此外,“重营销、轻研发”的问题,在上美集团一直存在。相较于营销的大手笔,上美集团的研发投入并不算多。今年上半年,上美集团研发支出5190万元,仅占总收入的4.1%。

实控人上市前套现1.83亿元

与疫情的风险相比,上美集团更大的风险,或在于高端品牌缺失。

韩束以前积累的用户大部分来自线下,而随着品牌成长,用户的年龄也随之增长。

为此,今年韩束重新将品牌定位为“中国抗衰老科技领先品牌”,切入抗衰市场。研究机构Zion Market Research曾在报告中指出,全球抗衰市场在2021年达到2000亿美元。

上美集团在招股书中还多次提到“多品牌战略”,虽然口号喊得响亮,但是上美集团对韩束这一大单品的依赖却在与日俱增。

上美集团目前的化妆品品牌,主要包括韩束、一叶子和红色小象。今年上半年,这三个品牌合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达93%。

分产品来看,目前公司品牌韩束占收入大头47.8%,而后依次为品牌一叶子,占21%;红色小象,占24.2%。

对比前三年单品牌收入来看,来自韩束与红色小象产品收入稳健增长,一叶子品牌影响力逐年乏力。

2019至2021年,韩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32%、39.4%、45.1%,到今年上半年,韩束的收入占比达到了47.8%。

招股书显示,上美集团除了上述品牌外,还拥有花迷、Cosmetea等品牌,覆盖护肤、面膜等品类,不过这些品牌的市场表现尚不出彩。

上美集团也在寻求突破。招股书显示,近年来,上美集团相继推出了高肌能等三个子品牌。2022年,公司还将推出三个新品牌。

由于早期的“微商营销”以及下沉市场的“电视购物”营销,让韩束、一叶子等品牌缺席了一二线城市的高端市场。不同于此前韩束等产品主打大众市场,即将推出的三个新品牌都将定位在中高端护肤或母婴市场。

不过,目前国内美妆高端市场已被外资品牌占据。国内市场排名前三的化妆品牌为欧莱雅、雅诗兰黛和路易威登,市占率分别为18.4%、14.4%和8.8%。

另据招股书,上美集团在2022年4月2日举办的股东大会上向全体股东宣派现金股息人民币2亿元。

这意味着,上美集团的股东在上市前夕“套现”2亿元。截至2022年8月31日,上美集团已经派付现金股息9760万元。

本次IPO前,上美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吕义雄直接持股约40.96%,并间接拥有约50.31%的权益,合计持股比例91.27%。

据此计算,吕义雄将通过派系获现约1.83亿元。

内容来源: 搜狐财经

作者:岳家琛


注:本文转载自 搜狐财经,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