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周期冲出新名酒,江小白为何最抚“凡人心”?

摘要:旧周期遇上新名酒

文 | 无锈钵

被曝出国资入股消息后,江小白的“靴子”终于落地。

近期,江小白旗下酒厂“江记酒庄”收获了总金额10亿元的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重庆江津区国资委控股的华信资产。后者持有江记酒庄13.79%股权,为其第三大股东。

国资入股,对已走过十年的江小白而言,不仅是一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对当下正处于“旧周期”的白酒行业来说,也是一次新变局。

而回顾市场表现和品牌创新,以江小白为代表的“新名酒”,无疑就是这一变局中,市场呼唤的品牌。

在此基础上,伴随着“国家队”的助阵,立足西南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示范基地,江小白提出的未来5年内以清香自然酒实现“百亿新名酒”的战略,也随之成为了白酒下行周期中,难得的一抹亮色。

“旧周期”遇上“新名酒”,江小白为何收获认可?

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白酒行业正身处迷茫的“旧周期”。

传统“老”名酒正陷入疲乏期。受疫情、库存高企与禁酒令影响,二级市场上,白酒股集体下挫,连“股王”茅台也难逃下行周期影响,市值单日蒸发1千亿。

当老名酒品牌估值集体回调,投资价值下降时,江小白却屡获资本青睐。 事实上,没有人想到,江小白能够获得高瓴资本、IDG、华兴资本,甚至是投资了特斯拉的Baillie Gifford(BG)资本的投资。

在行业“旧周期”,投资低迷的背景下,“聪明的钱”为何流向了“新名酒”江小白?

背后的原因并不难理解。

一方面,在传统白酒的存量市场见顶时,江小白所代表的新兴市场同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其增量空间更为广阔。

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白酒的叙事已感到疲倦。那些略显过时的包装、单一的产品形态以及过高的客单价,一度让白酒成为了年轻人心中的“鸡肋”。

新生代年轻人并不是不爱白酒了,只是相较于传统的酒桌,他们更热切地需要能够聚焦生活体验的“新名酒”。

而江小白无疑是这股“新名酒”浪潮中的领军者。早在此前,这一品牌就 通过聚焦“小聚小饮”等场景,拉近了与新生代消费群的距离,让小瓶白酒真正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在此基础上,真正促使江小白从“畅销酒”走向“新名酒”的,是这一品牌对于传统名酒标准的革新以及冲破白酒“旧周期”的勇气。

成为“新名酒”,江小白做对了几件事?

什么是“名酒”?拆解法国红酒的崛起轨迹,不难发现“名酒”背后的商业逻辑,离不开“故事、工艺、文化”的核心价值。

不少人曾听过法国红酒品牌的诞生故事。通过或跌宕或浪漫的百年家族故事赋予产品“神秘感”,再用波尔多等红酒产区近乎苛刻的制造工艺创造出红酒的“品质感”,最后则以法国独特的葡萄酒文化则赋予名酒饮用和品鉴的“仪式感”。

这一点,即便在万里之外的中国白酒市场,同样也是如此。围绕着“国宴用酒”、“百年历史”的头衔,数十年来,各大品牌一直争论不休。

然而,尽管“故事、工艺、文化”是铸就“名酒”的关键,但这一标准的内涵,却并非固定,而是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更新。

江小白就是这样的一个案例。越过传统酒企的旧周期,江小白能成为逆势领跑市场表现的“新名酒”,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源自其创业十余年的积淀。

首先,在品牌理念上,相较于传统名酒充斥着贵族、上流气息的传奇,江小白深谙一个道理,名酒不是束之高阁的“奢侈品”,而是同生活关联的“饮品”。

在江小白的故事里,没有“万国博览会金奖”,没有“伯爵与城堡”,只有与万千新生代消费者建构的共同记忆,只有生活和一杯好酒碰撞出的点滴火花。

江小白明星产品“梅见”就是最好的例证。自上线以来,梅见便引领了低度酒的浪潮,常年稳居京东、天猫青梅酒销售第一。

销量数字的背后,是江小白对新生代消费者审美与情绪的精准洞悉。在国雅文化日益兴盛的当下,通过中国诗词文化,借助梅见夜宴、森林酒馆等一系列线下活动让“国饮复兴”,让中式审美发挥到极致。

除了品牌理念的领先,具体到酿造工艺上,江小白深知,闭门造车无法酿出好酒,传统工艺也并非金科玉律。 作为白酒企业中为数不多拥抱科技与开放生态的品牌,江小白围绕“酒庄+农庄”的全新酒业生态,结合当下“简单、纯粹”的情绪需求,其提出的“本味酿造”,实则也是对传统白酒酿造工艺的一次升级。

相较于现代工艺所追求的均衡口感和复杂勾兑工艺,“本味”所代表的,是一种追寻食材原汁原味的品鉴境界,如白灼青菜,要的即是蔬菜本身的清新与甜净,不需要太多的调料,没有过度的烹调干预。

对白酒来说,江小白追求的即是这种高粱的“本味”,不依靠增香过程,哪怕是酒曲的味道也被排除在外,仅单纯依靠粮食本身发酵的自然滋味。

更很多人并不了解,江小白其实一家“农业公司”。

在中国白酒金三角产区江津区永兴镇黄庄村,江小白用十年时间建造了一个与自然共生的新兴酿造生态区。从种植到酿造,采用“本水”“本粮”“本曲”与“本艺”,酿造出最纯正的粮食酒。

今年5月12日,这片位于中国西南的清香型高粱酒发源地、紧邻长江的酿酒厂区,还收获了央视2套《经济信息联播》的深入报道,并赢得了行业和社会普遍的认可。

而最后,回归到生活方式上。江小白也给出了不同于传统名酒“繁文缛节”仪式感的全新精神主张—— 轻松愉悦、微醺即可、取悦自己。

纵观白酒的发展历史,从最初的“祭祀用品”,到影响封建王朝统治的“违禁品”,再到物资匮乏时代的“待客礼仪”——敬酒劝酒,酒在中国历史上的轨迹,一直在不断反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充裕,酒类产品也迎来的销量的“黄金时代”,然而这一过程中,紧跟销量一同增长的,还有日益严峻的酒桌陋习。

今天,禁酒令的出台,和几代消费者对于传统“圆桌式酒局”劝酒和逼酒“审美疲劳”,一种“轻松酒饮”情绪,正在日渐弥漫。

换言之,也正是因为契合这样的情绪与趋势, 江小白成为新名酒代表品牌,本质上是其提倡的“轻松酒饮”的文化价值得到了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广泛认同。

为什么说“江小白=新名酒”?

当下,宏观来看,白酒市场正在走入“十字路口”。在疫情反复和全球经济动荡的周期下,白酒行业已经步入新的调整轨道。

即便是在名酒盛行的欧洲,加拿大学者菲利普斯也发出了感慨:

“我一年要去5次法国,现在我常常是就餐时唯一点酒的人,法国人都在喝气泡水。”

全球酒饮的消退之中,主打饮用场景,已经成为了各大品牌的破局思路。

各方入局之下,江小白的领航优势仍然明显。

究其根源,作为“新名酒”代表品牌,今天的江小白已经一步步成长为了多元化的酒类集团,和产业链“链主”。

从2011年创立至今,江小白已经在重庆江津建起了一个万亩高粱种植基地、一个占地760亩的酒厂,并构建了集高粱育种、生态农业种植、技术研发、酿造蒸馏、分装生产、品牌管理、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眼下,这个故事有了新的注脚。

此次江津区与江小白的战略牵手,提出以清香自然酒成就“百亿新名酒”的全新战略,无疑是将江小白放置于新的产区坐标系下,完成了从产品品牌到产区品牌的蝶变。

酒香也怕巷子深。众所周知,地处西南三省交界的江津因优异的自然禀赋有着千年的酿酒文化,但因缺乏“链主”,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依托此次江小白清香自然酒的升级,也将带动江津酿酒板块扛起“渝酒振兴”的旗帜,迎来新名酒真正的“黄金年代”。

今天,环绕江津,一条新名酒的布局图谱已徐徐展开。

而正是得益于清香自然酒产业链布局的进化,江小白可以顺应各类消费群体,不同消费场景下的需求。此前,网上流传很久的一张图片里,一位因特殊状况扎帐篷居住的配送员,休息时的脚边,就放着两瓶江小白。

除了积极的情绪感染,这张图所传达出的,同样也是作为“新名酒”的江小白,出众的市场表现,和完善产业链能力:

无论多么特殊的时期,依托供应链能力深入线下各个场景的江小白,都可以成为抚慰人心的养料。

这也是为什么,除去此次江津国资委的入局,江小白此前还收获了IDG资本、天图资本、高瓴资本等一系列顶尖的投资机构的投资。

酒的消费时代并没有过去,只是将换一种方式全新起航。

而在那之外,作为新名酒赛道的领跑者,江小白的故事,同样也值得逡巡之中的酒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