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农商行收监管层千万级罚单 掩盖不良与拨备造假等问题暴露

摘要: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开出的一张1285万元罚单,令一家万亿资产规模的农商行进入公众视野。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开出的一张1285万元罚单,令一家万亿资产规模的农商行进入公众视野。

11月下旬,银保监会官网处罚公告显示,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渝农商行”,601077.SH)因涉及超需发放贷款、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三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等9项违规行为,被罚款1285万元。

渝农商行此次被罚原因中,最令市场关注的是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造假、贷款减值准备不足,这些违规问题在业界较为少见。

01

年内收到三张罚单网

11月21日,渝农商行收到“重量级”监管罚单,其暴露出的内控管理漏洞令投资者产生忧虑。

具体来看,渝农商行此次涉及的违法违规事实共计9条,主要包括:审查审批不尽职,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形成风险;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贷款减值准备不足;未按规定对质押资产进行审查即向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放贷款;贷款“三查”不尽职,导致形成重大信用风险等。

QQ图片20221207140541.png

千万罚单公布后,有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平台就此提问:“该罚款是否对贵行的正常经营存在影响?”

渝农商行回应称:“该行已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检视剖析,已全面完成整改和责任追究。”

据统计,渝农商行今年以来收到过三张罚单。

1月,该行曾收到一张80万元罚单,所涉违规事项也包括“信贷资金被挪用”。

6月17日,渝农商行由于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照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四项违规,被央行重庆营管部处以罚款255万元。

渝农商行资产质量指标的表现,因为涉及罚单所指问题,而引起市场的注意。其资产质量的真实水平究竟如何,也变得有些“扑朔迷离”。

从渝农商行披露的三季报来看,截至2022年9月30日,该行不良贷款余额77.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8亿元;不良贷款率1.23%,较上年末下降0.02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361.26%,较去年末上升21.01个百分点。

在10家A股上市农商行中,渝农商行这两个指标的排名表现平平,不良率为第二高,拨备覆盖率排名第7。

02

前三季度营收下降

资料显示,渝农商行前身为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成立于1951年,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2010年,在香港H股主板上市,成为全国首家上市农商行、西部首家上市银行。2019年10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全国首家A+H股上市农商行、西部首家A+H股上市银行。

与此同时,该行也是A股资产规模最大的上市农商行。自2019年末资产规模首破万亿之后,截至今年9月末,重庆农商行资产总额为1.33万亿元,在A股农商行中排名第一。

今年前三季度,该行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分别减少约5%、20%。尽管该行投资净收益同比翻倍增长至15.46亿元,但依旧未能阻挡全行营收下滑趋势。

该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5.57亿元,同比减少2.21%,在营收规模下降的情况下,净利润保持正向提升。

营收下降、净利润上升与该行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不无关系。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该行信用减值损失为51.34亿元,同比减少了10.69亿元,降幅达17.23%,较今年上半年同比降幅8.44%进一步扩大。

而渝农商行11月被罚1285万元的原因中,“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引起了业内较多关注。

拨备是指银行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金融资产计提的准备金,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和一般准备。在疫情冲击的复杂经济形势下,银行通常会增提拨备来加大风险抵御能力。但拨备的计提也会对银行的利润产生影响,因此有银行通过此项指标调节利润。

业内人士认为,农商行与地方经济深度捆绑,是区域金融的重要参与者,银行自身的风险会影响到其对当地企业服务和输血的能力。随着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不断下沉,农商行受到越来越大的同业竞争压力,同时还存在经营成本上升、不良贷款压力大等问题,面临着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合规风险等诸多风险。

从监管层的处罚信息来看,如何在严格内控、满足监管要求的同时提升盈利能力,是摆在农商行龙头渝农商行面前的考验。(思维财经出品)

内容来源:《投资者网》丁琬璎


注:本文转载自 投资者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