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商业观察》廖紫雯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乳业,600597.SH)近期发布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呈现双双下滑窘境。
一方面,低温巴氏奶限制其净利润上升;另一方面,投资收益持续亏损,光明乳业降价近30%出售其所持有的天津市今日健康乳业有限公司30%股权。
在面临14年5次换帅的同时,老将黄黎明是否能抗住企业业绩下滑的巨大压力,这都需要时间考验。
01
业绩惨淡:营收、净利润大幅下滑
前三季度,光明乳业实现总营收213.85亿元,同比下降3.05%;实现归母净利润3.69亿,同比下降16.98%;实现扣非净利润 2.82亿元,同比下降15.72%。
其中第三季度,光明乳业实现总营收69.75亿,同比下降10.50%;归母净利润8803万,同比下降52.18%;实现扣非净利润4020万,同比下降71.08%。
不难看出,光明乳业第三季度营收及净利润都双位数下滑加剧,前三季度净利润也大幅欠佳。
三季报并未披露营收、净利润下滑原因,光明牧业于中报表示,公司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主要原因是饲料成本上升,新建牧场租赁费用增加。
光大证券表示,考虑到疫情对终端动销的影响,消费者需求恢复情况仍有待观察。下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至6.63/7.54/8.64亿元(较前次下调2.93%/3.83%/3.36%)。
同时,前三季度,光明乳业实现毛利率18.40%,同比下降20.44%。近五年(2017-2021年),光明乳业毛利率依次为33.31%、33.32%、31.28%、25.81%、18.35%,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毛利率下滑的同时,前三季度,光明乳业液态奶实现营收120.98亿,占比56.57%,同比下降5.79%;其他乳制品、牧业产品、其他收入之和实现营收依次为60.03亿、20.47亿、12.37亿,占比依次为28.07%、9.57%、5.79%。
国海证券表示,液体乳收入降幅环比第二季度有所缩窄,三季度全国多点散发的疫情及居民消费力不振等依旧对公司主营液奶业务带来挑战,以海外新莱特为主的其他乳制品业务的下滑拖累公司收入。
02
低温巴氏奶限制净利润,降价三成卖资产
光明乳业液态奶产品以低温巴氏奶为主。2020-2021年,光明乳业低温巴氏奶在中国低温巴氏奶的市占额依次为13.7%、13.9%。
根据欧睿数据统计,2019年低温鲜奶市场CR3分别为光明乳业(华东地区为主)、三元股份(深耕北京及周边地区)和新乳业(西南区域具备优势),市占率分别为12%/9%/6%。同时基于低温奶市场的整体前景向上,全国性企业伊利与蒙牛也在加速布局低温奶市场。
2018年国家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明确重点生产巴氏杀菌乳、发酵乳、奶酪等乳制品,从政策上推动了低温奶行业的发展。由于低温奶行业对于运输半径和冷链物流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冷链的成熟度对于低温奶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浦银国际表示,巴氏杀菌工艺,决定了低温巴氏奶必须在低温环境下生产、运输及销售,且保质期远远短于常温奶(通常在7-10天左右)。这大幅限制了低温奶销售与生产之间的距离。浦银国际认为,光明未来若要持续向全国扩张,仍需进一步配备更发达的冷链物流及更全国化的奶源布局。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及前瞻产业研究院披露,2014-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由1500亿元快速增长至3832亿元,且呈持续增长态势,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的向好发展为我国低温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整体而言,低温乳制品市场以区域化竞争为主,区域乳企自身的品牌和渠道优势短期来看难以被超越。
浦银国际表示,如何在市场规模和盈利水平之间寻求平衡,是光明一直以来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低温液态奶对物流和仓储有极高的冷链要求,因此,它的利润率要低于常温奶。这导致了光明的盈利水平相比对手处于较低的水平。过去10 年,光明的净利润率基本上维持在2-3%的范围,低于伊利与蒙牛。
为扩大市场规模,光明乳业尝试做出相应努力。中报披露,根据光明乳业奶源规划总体要求,光明乳业全资子公司光明牧业将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投资建设定远牧场群项目,该项目设计规划存栏4.75万头奶牛,总投资约24.93亿元。
光明乳业表示,定远牧场群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填补公司奶源缺口,提升奶源自给率和市场供应能力,可同时辐射光明乳业射阳、武汉、南京多地工厂日常生产所需,有效缩短原料奶产出加工的时间。
数据显示,2020-2021年,光明乳业投资收益依次为616.35万、-462.76万;2022年前三季度,光明乳业投资收益为-865.84万。
光明乳业近日发布第七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宣布: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光明牧业出让今日健康30%股权的议案》。同意本公司全资子公司光明牧业有限公司以人民币3031万元为底价,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公开出让其所持有的天津市今日健康乳业有限公司30%股权。
光明乳业于2015年8月时耗资4198.92万元拿下该30%的股份,此次出售价比购入时降价近30%。
业内认为,此次低价出售股权与光明乳业投资收益持续亏损有关。
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光明乳业除了投资亏损,自身品牌的销售也是不容乐观,把问题归结于疫情其实并不具备说服力,因为液态奶、乳制品的销售收入都是往下走的,特别是在低温奶市场遇到了头部品牌入局的冲击,所以整体挑战非常大。
针对光明乳业投资收益为何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及公司后续计划如何解决该情况,《港湾商业观察》联系投资者关系部门后,并未得到相关回复。
03
较低净利润率之困,14年5次换帅
众所周知,作为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乳业领域,历来宣传及营销都显得尤其重要。
近五年(2017-2021年),光明乳业广告宣传营销费率依次为3.5%、3.2%、2.9%、3.0%、3.2%。同行业可比公司伊利广告宣传营销费率依次为12.1%、13.8%、12.2%、11.4%、11.4%,蒙牛广告宣传营销费率依次为8.8%、10.6%、11.2%、9.4%、8.6%。
浦银国际表示,光明乳业较低的净利润率,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品牌和市场的投放力度。相比伊利蒙牛,光明的广告宣传营销费率要远低于对手,绝对值水平更是如此。若光明乳业将广告宣传营销费率提升到伊利的水平,则难以维持盈利水平。
同时,浦银国际提出,与伊利蒙牛广撒网赞助各种爆款综艺与体育赛事不同,在有限的预算下,光明选择赞助项目需要更为谨慎和精准。这对管理层的战略与眼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然而,光明乳业管理层频繁变动,14年间,公司历经5次换帅。光明第一任董事长王佳芬于2008年卸任后,继任总裁郭本恒于2015年贪腐落马,随后的董事长张崇建、总经理朱航明于2018年相继离职,濮韶华于2021年10月27日宣布离职,并提名黄黎明接任董事长一位。
同时,光明乳业近几年积极参与跨界活动,如和大白兔奶糖联名推出“大白兔奶糖风味”鲜牛奶、大白兔冰淇淋;开设“光明悠焙”烘焙面包店;推出一系列红色文创产品等。
然而,光明乳业跨界活动始终停留在试水阶段,并未进一步深入发展。
林岳表示,频繁换帅对公司的战略和落地有一定影响,快消品牌需要有中长期的战略规划及产品研发布局,而战略的摇摆和频繁变化,一定程度上会让企业走了弯路。各种五花八门的跨界营销就是一个例子,常常会因为某些拍脑袋的决策而陷入混乱,跨界本身是很好的营销手段,也是扩展消费群体和品牌曝光的有效途径,但是跨界营销需要回归到公司策略上去,与中长期的部署有机结合,比如品类的扩展、新业务的延伸,或者商业模式的迭代,这样才能获得持续的收益。(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