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疲乏、主动撤销评级,金辉控股如何维持零违约记录?

摘要:自身压力已经够大了,自然没有精力再去应付评级机构给与的压力。

自身压力已经够大了,自然没有精力再去应付评级机构给与的压力。

图/百度百科

平稳度过了2022年,没想到金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辉控股”)会在2023年年初就遇到麻烦。

前不久,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下调了金辉控股企业家族评级及高级无抵押评级,并表示在严峻的经营环境中,金辉控股经营性现金流能否支撑起企业运营和债务偿还存在不确定性。

随后,2月15日,另一大评级机构标普就表示,应金辉控股要求撤销了其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及发行高级无抵押票据的发行评级。

而紧接着,对于穆迪的下调,金辉控股表示,其已在2022年8月撤销评级,并表示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可见金辉控股对于评级及此类消息的关注,但要知道的是,评级机构的评级也并非空穴来风,尽管已经撤销评级,但问题却依然存在,2023年金辉控股还能维持零违约记录多久?

【主动撤销评级】

2月20日,据媒体消息称,金辉控股对穆迪在2月10日将其公司家族评级从“B1”下调至“B2”,展望从列入观察名单调整为负面的信息表示,其已于2022年8月和穆迪协商撤销评级。

无独有偶,就在2月15日,另一大评级机构标普表示,应金辉控股要求,撤销了金辉控股的“B+”长期发行信用评级及高级无抵押票据的“B”长期发行评级,值得一提的是,在撤销前,金辉控股的评级展望为“负面”。

而据观点新媒体报道,在更早之前的2022年10月27日,标普就应金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要求撤销了其“B+”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同时撤销了其担保的高级无抵押票据的“B”长期发行评级,不过,彼时其母公司金辉控股的“B+”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未被撤销。

也就是说,就目前公开消息来看,在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中,金辉控股已撤销了两家。

对于主动撤销评级,此前凤凰WEEKLY财经曾报道,某央企开发商中层表示“撤销国际评级,说明房企已经放弃境外债的发行了。”

不过,对于房企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凤凰WEEKLY财经报道某TOP30房企副总裁曾表示,第一是再也不受评级下调的压力,被市场关注和评级,第二是暂时不融资也不需要花一定费用了。

但以三大评级机构在境外融资中的重要性,此后若想要重回国际资本市场恐怕是很难的,但据凤凰WEEKLY财经报道,大多数房企已经无暇顾及了。

金辉控股或许也同样如此。

【销售疲软、毛利率下滑】

对于此前下调评级,穆迪表示,受销售疲软及未来12-18个月内高额到期债务影响,金辉控股的流动性持续恶化,并预计,2023年金辉控股合同销售额将降至350亿元。

而据了解,截至2022年9月30日,金辉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额354亿元,同比下降52%,销售均价14914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2%。

要知道,销售对于房企来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房企用来偿还债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销售回款,而销售额的下滑则意味着销售回款的减少。

也就是说,在2022年前三个季度,金辉控股用于偿还债务的销售回款已至少减少了50%,这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仅如此,金辉控股此前为促进销售还频频使用了降价策略,如此一来,对于金辉控股毛利率也造成了重压,2022年上半年,金辉控股毛利率为17.74%,而这一数据在2021年及2020年时还分别为19.36%及22.12%。

同期净利率更是由2021年和2020年的9.23%和10.95%降至8.19%,导致其去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32.15%降至12.39亿元,陷入增收不增利境地。

因此,穆迪预计其债务杠杆将从2022年的7倍恶化至2023年的10倍左右,以EBIT利息覆盖率衡量的还本付息能力也将从同期的1.8倍恶化至1.4倍。

显然,销售层面的疲乏无论对于金辉控股还是金辉控股股东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

【债务压力较大】

而融资这另一用于偿还债务的渠道也并不乐观,据金辉控股2022年半年报显示,其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843.35%至-88.62亿元,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偿还借款。

例如,2022年金辉控股先后回售了美元债“2023票据”及“20金辉01”等多笔境内债,使得其在2022年不算乐观的大环境中依旧维持着零违约的记录,但也更加表现出金辉控股在融资渠道方面的受限。

尽管受“三支箭”政策落地的影响,金辉控股在2022年12月5日发行了12亿元由中债增担保的境内中票,使得其迎来了久违的甘霖,但对于金辉控股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据金辉控股2022年半年报显示,金辉控股一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为75.6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其他借款为24.2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优先票据为33.19亿元,据此推算,金辉控股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合计为133.07亿元。

同期剔除受限资金后,金辉控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减少56.06%至82.12亿元,并不能覆盖前述债务,尚存50.95亿元的缺口。

关键的是,同期金辉控股还有110.22亿元将于一年内到期的贸易应付款,如此算来,金辉控股资金缺口超150亿元,前述12亿元的融资,对于金辉控股来说可谓杯水车薪。

自身压力已经够大了,自然没有精力再去应付评级机构给与的压力。

只是,2023年至今还不过两个月时间,金辉控股就遇到这般麻烦,在接下来数十个月的时间内,金辉控股又将如何维持零违约记录呢?

内容来源:lite氢财经

作者:王安宁


注:本文转载自 lite氢财经,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