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沈晖“官宣”威马汽车遇到困难!

摘要:刚刚过去的周末,威马汽车意外“火了”。

刚刚过去的周末,威马汽车意外“火了”。

近期威马汽车相继被爆料存在财务及刷单问题。

2月17日,威马汽车官方进行了辟谣。

有意思的是,威马汽车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在社交平台转发了这份辟谣声明,但同时直言:“威马确实遇到一些困难”。

一个多月前,威马汽车才传来好消息:有望在港股市场借壳上市。为何剧情再次反转?

01

关心新能源车的蜜友们,对威马汽车一定不陌生。

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仅比蔚来晚3个月左右,早于同年成立的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几个月。

其创始人沈晖是汽车行业的老将,最为外界所称道的是,曾带领团队完成了吉利汽车“蛇吞象”收购沃尔沃,并负责重组沃尔沃全球的治理架构。

自带光环出生的威马汽车,曾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选手。

但近年来,威马汽车不仅排名和销量掉队,2022年更是数次被媒体报道“裁员”“降薪”“关店”......

此次威马汽车的声明则主要针对3个问题进行了澄清:

第一,网传“威马汽车财务部门擅自立项”不实;

第二,网传“企业靠黄牛刷单的千万级项目”消息不实,相关数据长期保留且可追溯;

第三,关于威马汽车离职员工对财务部门发布“公司管理层为自己项目开绿灯”的言论为主观臆想。

该声明还称公司将对散播不实报道的媒体、组织或个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未来的决心和信心:“智能电动车赛道是一场持久战,我们相信通过一系列痛定思痛的优化与变革,威马汽车一定能够杀出重围。”

02

但近期媒体报道更多的并非是上述三个问题,而是:新一轮的降薪计划以及即将全员停薪留职的内部通知。

21世纪经济报道、澎湃新闻等媒体的报道中,还提及威马汽车的多个城市线下服务网点大量关闭,导致不少车主售后无门。

对于这些员工、车主和舆论更加关心的问题,威马汽车的声明中却并未提及。

而一些疑似员工及车主的留言,在要求威马汽车发配件、发工资及补缴社保、公积金。

威马为何会从行业领军企业之一,走到如今的困境?这也是舆论过去一年数次讨论的问题。

直观来看,与同期的蔚小理相比,威马汽车最突出的是缺乏互联网“基因”和错过了上市的最佳时机。

所谓的造车新势力,无论是品牌打造、营销推广还是售后服务,均与传统车企大相径庭。

这也是为何成为了某造车新势力车主的人和传统汽车的车主,对同样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评价会天差地别。

不少造车新势力在营销上擅长互联网打法,粉丝文化甚至饭圈文化被极致运用,消费者的忠诚度高,加之乘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东风,销量增长相当迅猛。

同时,差不多同时期成立的蔚小理,相继在2018年、2020年及2020年赴美上市,并均已完成回港上市。

反观威马,很长一段时间都保持着传统车企的销售模式,2020年其销量明显掉队。

当然,威马汽车的掉队是多方因素共同造成的。

比如,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在回应媒体时,称技术是威马汽车发展的硬伤:“产品研发偷懒取巧,等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其产品也缺乏吸引力。”

03

上市能否解忧?

天眼查显示,威马汽车从成立到去年上半年,已经历了12轮融资。

但去年披露招股书的威马汽车,还未上市,却因创始人沈晖“雇员限制股份或购股权开支12.60亿元”的消息遭遇质疑。

尽管这份天价收入需要建立在威马汽车成功上市和完成业绩之上,但对于3年(2019—2021)累计亏损高达174亿元左右的企业来说,这样的薪酬安排实在难以让投资者接受。

2022年底,威马汽车的招股书失效。

今年1月出现转机,港股上市公司APOLLO出行发公告,拟以20.23亿美元(近158.54亿港元) 100%收购威马汽车子公司。

此举,威马汽车有望借壳上市(详见:超20亿美元!威马汽车被收购,“借壳”上市?)。

但2月2日,APOLLO出行发公告称,原本应在今年2月1日或之前寄给股东的相关收购披露资料,延迟到今年7月31日或之前寄发。并提醒股东及潜在投资者注意,收购事项及配售事项的完成各自须待收购协议及配售协议各自项下条件达成或豁免(视情况而定)后,方可作实。

这也意味着,这笔20亿美元出头的资金或许并非能短期到位。

但从目前威马汽车被报道部分地区关闭门店及员工涉及停薪等消息来看,其情况仍不容乐观。

更让投资者担忧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加剧,已经掉队的威马汽车即便成功上市,如何解决发展问题?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威马汽车2022年前11月(12月还未公布)累计交付新车29358台,同比下滑24%。而造车新势力2022年销量前5名的车企,全年销量约在11万—15.3万之间。

威马汽车与头部造车新势力的差距之大可见一斑。在传统车企发力的2022年,即便是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们也是倍感压力。

2023年,新能源车企们,既要面临同行的降价压力、政策变化的压力,又要应对行业整体增长瓶颈期的挑战,威马汽车即便能顺利“借壳”上市,依然还得继续生存之战。

内容来源:闺蜜财经


注:本文转载自 闺蜜财经,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