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乳业第一股” 掉队,光明交出一份营收净利双降成绩单

摘要:近日,光明乳业披露了2022年年度报告。

近日,光明乳业披露了2022年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2.15亿元,同比下降3.39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1亿元,同比下降39.11%。

曾经的“乳业第一股”业绩连年下滑,对比往年数据,光明乳业的净利润为四年来最差表现,已下滑至光明自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当下原料、物流、包材等成本上涨,行业激烈竞争等情况下,光明乳业能否迎来光明?

01

光明乳业经营效益受到挑战

报告显示,乳制品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 240.91 亿元,同比减少5.82%;营业成本191.70亿元,同比减少6.76%;毛利率为20.43%,同比增加0.80 个百分点。

牧业实现营业收入26.41亿元,同比增加15.33%;营业成本26.05亿元,同比增加17.20%;毛利率为1.35%,同比减少1.57 个百分点。

其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1.10亿元,同比增加19.36%,营业成本8.44 亿元,同比增加 15.98%,毛利率为23.98%,同比增加2.22 个百分点。

分产品来看,液态奶实现营业收入160.91亿元,同比减少5.90%;营业成本 118.94亿元,同比减少4.53%;毛利率为26.08%,同比减少1.07个百分点。

其他乳制品实现营业收入80.00亿元,同比减少5.66%;营业成本72.75亿元,同比减少 10.19%;毛利率为9.06%,同比增加4.5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海外奶粉业务毛利率上升。

牧业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6.41亿元,同比增加15.33%;营业成本26.05亿元,同比增加17.20%;毛利率为1.35%,同比减少1.57 个百分点。

其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1.10 亿元,同比增加19.36%,营业成本8.44亿元,同比增加15.98%,毛利率为23.98%,同比增加 2.22 个百分点。

对此,光明乳业方面表示,本期未完成经营计划的主要原因在于乳制品消费增长趋缓,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液态奶、其他乳制品收入同比下降,因此经营效益受到较大挑战。

02

提升管理效能求翻身

从整体乳制品行业来看,目前市场呈现“两超多强”的基本格局,“两超”即是伊利和蒙牛两家巨头,“多强”指的以光明、三元等为代表的区域性乳企,再往下则是中小型乳企。

根据市场数据,2020年伊利和蒙牛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6.4%和21.6%,光明、君乐宝、三元市场份额分别为4.1%、3.1%和1.7%。从竞争局面上看,光明乳业相较第一第二差距过大难以追赶,而身后又有君乐宝、三元等争抢市场份额,压力较为突出。

从营收规模看,正在全国扩张的君乐宝已经成为快速追赶光明乳业的对手。根据君乐宝向外披露的公开数据,2020年其营收规模已经突破200亿元。

或许是感受到了行业和自身发展的压力,光明乳业制订了较为具体的经营计划。根据光明乳业在财报中披露的经营计划,2023年争取实现营业总收入320.5亿元、归母净利润6.8亿元。为完成这一目标,可控的费用、渠道管理以及产业链建设被纳入发展规划中。

据悉光明将持续推广应用CRM管理平台,实现业务在线化、运营数据化、决策智能化,推进顶层设计优化、流程再造,实现费用可控、精准营销的全闭环渠道管理体系,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依托全产业链优势,把握短视频和社交电商等线上新零售、新业态渠道发展机遇,有效触达终端消费者,持续优化、升级渠道结构,惠及全链路节点客户,推动线上线下渠道的一体化融合发展。

另外,随着2023年消费复苏,光明将品质创新,焕发品牌新内涵,致力于打造更经典、更时尚的光明品牌。在品牌创新的基础上,光明乳业将打造费用可控、精准营销的全闭环渠道管理体系;发展全产业链优势;推动线上线下渠道的一体化融合发展等方面发力。

不过,尽管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依然是曲折的,随着今年生产成本、原料成本下降,光明乳业今年的盈利水平有望迎来改善,但一切还要时间来验证。对于光明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内容来源: 食品评论日刊


注:本文转载自食品评论日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