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海尔生物,如何换道、换挡、稳增长?

摘要:迈过“从0到1”门槛,进入“从1到N”进行时

文 | 萧田

可口可乐买贵了吗?1989年的春天,伯克希尔的股东们获悉巴菲特动用10.2亿美元购买了可口可乐的股票——这位快60岁的老人家甚至买到了这家糖水公司7%的股本。

这无疑是笔疯狂的投资。巴菲特出的价格并不低:5倍的市净率,15倍的市盈率,算下来甚至低于当时美国国债的收益率。

后面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这是巴菲特的经典之战——10年10倍的收益,让股神的称号实至名归。

这是一种冒险或者是赌博吗?巴菲特后来的回答,反驳了质疑。他说他要选择的公司,“生意必须简单易懂,被证明具有多年的可持续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前景”。

显然,在巴菲特看来,一家公司是否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才是关键所在。

而看公司的成长性,往往又需要从两个视角来看:自身的业务能力以及所处的行业前景。

3月28日晚间,科创板上市公司海尔生物披露了2022 年度报告。海尔生物实现了连续12个季度营收保持30%以上的增长。

财报显示,2022年,海尔生物实现销售收入 28.64 亿元,同比增长 34.7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29.81%。

拆解这份财报,我们看到,海尔生物迈过从0到1之后,正进入从1到N的稳步成长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海尔生物甚至具备了巴菲特选股看中一些标准和潜质。

比如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海尔生物身处的行业,正伴随国家对“科技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进入了一个“水大鱼大”的新时代。

从1到N的第一层成长力:新战略如何指导新势能?

2022年,全球市场风云诡谲、地缘冲突升级、通胀高居不下、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多种不确定性叠加……几乎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

海尔生物的财报却仍不缺乏“亮点”,“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两大板块更是增长喜人。

在生命科学板块,海尔生物2022 年实现收入 12.45亿元,同比增长 42.43%;医疗创新板块, 2022 年实现收入 16.1亿元,同比增长 29.41%。

海尔生物对此解释道,“海尔生物坚持场景生态布局、数字化变革和原创性科技攻关,搭建业绩长效发展机制,为未来成长打开空间。”

显然,自去年明确提出“生命科学+医疗创新” 新战略方向以来,已为海尔生物业绩增长打开了新空间。

2022年海尔生物实验室新品类收入快速增长,其中生物培养类、实验室耗材类产品连续翻番增长,持续增长新动力逐渐显现。

在医疗创新领域,海尔生物围绕着医卫体系持续延伸用户场景,创新方案不断涌现。

比如,针对医院用户,由药房延伸至静配中心、手术室等场景,推出自动发药、智能静配、手术室耗材管理等创新方案,目前已在十余家医院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是海尔生物战略升级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年,这份成绩单也因此成为检验战略前瞻性和正确性的“奠基石”。

除了更加聚焦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领域外,近年来,海尔生物还在进行物联网场景生态转型和数字化变革的持续升级,不断推动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精准化转变。

2022年,海尔生物物联网解决方案实现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79.70%,在公司的营收贡献逐渐提高。

“数字+场景”的融合创新带来的效益也随着时间逐渐显现。

这一变革能在未来为海尔生物带来怎样的效益?

财报中的一组数据已让投资者们倍感期待:2022年新增用户占比超过30%,另一方面,单用户价值不断提升,服务收入占比超过10%。

战略转型的核心是思考增长点,而增长点又是战略转型的原点和方向。

要知道,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领域对于产品有着更为苛刻的要求,整体上下游关系较为封闭。

作为后来者,“换道”的海尔生物面对用户多样化、细分化、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做加法、做乘法,这既是综合实力的体现,也将成长天花板进一步打开。

从1到N的第二层成长力:研发创新如何成为动力引擎?

新战略要发挥最大的效用,要获得预期的发展目标,要得到坚定的实施,首要建立的是企业立业之本。

对于海尔生物来说,什么是企业之本?就是坚持研发投入、坚持创新。

科创一直是海尔生物的鲜明标签,从产品到场景生态的转型,海尔生物始终依靠创新驱动企业自我革新。

财报显示,2022年,海尔生物研发投入2.92亿元,同比增长23.77%;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59%,达897人。

而持续不断的研发,也为海尔生物高高筑起“护城河”,使其具备了持续增长的底气和韧性。

一方面,海尔生物不断向内扎根,源源不断输出产品和技术,内生动力开始显现。

当前,海尔生物已经逐步构筑起低温、自动化、分离、耗材等七大技术平台,也正是这些领先技术平台不断突破不同技术,带来不同产品,帮助海尔生物拿到不同领域的“入场券”。

而这仅是研发投入打开行业新动能的“冰山一角”。

对于产业端来说,海尔生物还踏入“无人区”,完成从低温存储技术到非低温存储技术的突破,支持研发布局朝着“设备+平台+服务”迈进,持续不断的输出新技术去开辟新产业。

从年报披露的情况看,海尔生物技术探索稳步前进,两大板块场景应用边界持续被打破。

目前海尔生物已经相继突破高精准识别定位抓取技术、生物物质高速离心分离关键技术、微生物代谢底物分析与蛋白重组表达纯化技术、实验室耗材制造技术等核心技术。

以主动式航空温控物流装备新产业为例,海尔生物仅用一年多就攻克了制冷系统、温控系统技术等重重难题,翻越了技术、标准、供应链三座大山,孵化出了“新物种”——主动式航空温控集装器。

不仅如此,海尔生物还与药企、航空公司、机场、货运代理、货站、MRO等航空温控物流领域中的上下游生态,打造了亚太区域首家覆盖全球的远距离温控运输生态平台,推动中国高端航空温控物流产业迈进更高层级的发展阶段。

另一方面,除了内生增长外,海尔生物还通过外延式并购,“内生+外延”实现双轮驱动。

比如,在生命科学板块,海尔生物去年收购了“康盛生物”,正式进入广阔的实验室耗材市场;在医疗创新板块收购 “金卫信”,强化了智慧疫苗城市网的综合竞争优势。

这也让海尔生物短板不短,长板更长。

过去在外界看来,海尔生物背靠海尔集团这棵大树好乘凉。但现在,“换挡”之后的海尔生物茁壮成长,不断在产品、技术、服务上“开枝散叶”,第二、第三……曲线越来越清晰,已然后劲十足。

从1到N的第三次成长力:如何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今年全国两会上,“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和“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等议题反复被提及。

随着国家对“科技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 这也意味着,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将迎来快速发展。

作为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数字场景生态品牌,一直以来,海尔生物都不遗余力的推进全流程数字化建设,夯实业绩增长的新基建。

比如,在市场端,提供从产品培训到订单获取全流程的数字化工具支持;研发端,推进研发流程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研发效率,还有制造端、物流端……数字化正遍及海尔生物的“毛细血管”。

数字化的能力,也让海尔生物强化了对用户持续服务的能力。

在国内市场,海尔生物为快速洞察和响应用户需求,加强横纵链接上下游资源,新进入湖北汉江国家实验室、康龙化成、上海复诺健等知名用户,强化分销网络覆盖力度;并以数字化营销赋能场景方案的交互和定制能力,强化对用户的持续服务能力,进一步放大用户价值。

在海外市场,公司深化当地化策略,新覆盖8个中东欧地区国家,海外经销网络总数突破700家,与超40家全球性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在用户覆盖、持续交互、产品方案升级上继续拓展,实现用户体验迭代,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如此种种,也让海尔生物打开新的业绩增长极。

事实上,抛开海尔生物持续增长的业绩本身,我们也能看到,在一个波澜壮阔大发展行业里,海尔生物还获得的是一个“水大鱼大”的机会。

在国家、行业的重重“利好”政策之下,生命科学领域、医疗卫生机构领域,都掀起了大规模的投入和自主研发的热情。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提出: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发展规律的双重作用下,“换道”、“换挡”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海尔生物选择和时代同频,“稳增长”也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