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被罚,阿里大涨?

 

一张迟到两年多的罚单,让马云松了口气。


01

蚂蚁金服被开巨额罚单

这段时间发生最大的一件事,估计得属蚂蚁被开出巨额罚单。

7月7日晚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三大金融管理部门同时发布公告称:

蚂蚁集团等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今后将转入常态化监管。

 


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相关控股股东、负责相关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合计被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71.23亿元。

 

71.23亿,应该是今年数额最大的罚款了,加上上次的180多个亿,小三百个亿就没了。

虽说家大业大,但也经不起这么罚。

而与蚂蚁金服同时,以腾讯为代表的其他公司,同样亦得到了处罚。

 


腾讯旗下的财付通被罚了大约30个亿,平安银行被罚3492.5万,邮储银行被罚3186万,人财保险被罚464万。

很明显,包括腾讯在内的这些机构都是都是“陪跑”的,真正的主角就是蚂蚁。

蚂蚁之前的问题,在于做的太大渗透太深了,已经到了不是凭马云个人和阿里巴巴能左右的了。

这两年间,蚂蚁的主要工作是落实并完成整改方案,包括:

1.蚂蚁集团将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金融业务全部纳入监管。

2.支付业务回归支付本源,坚持小额便民、服务小微定位。

3.申设个人征信公司,依法持牌、合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有效防范数据滥用。

4.将“借呗”“花呗”全部纳入消费金融公司,依法合规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金融消费者适当性管理。

5.完善公司治理,遵守公平竞争的法律规则,规范关联交易,加强风险防控,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等。

6.取消了相互宝。

7.马云的投票权从53%降至6%,不再拥有蚂蚁集团的实际控制权,蚂蚁集团也不再有实控人。

8.蚂蚁集团管理层退出阿里巴巴合伙人。


 


两年过去,整改动作尽数完成。

现在的蚂蚁和之前的蚂蚁已然是完全不同的发展逻辑。蚂蚁金服正式变成了“马已经服”。


02

阿里巴巴,股价上涨

蚂蚁被罚是在7月7日晚上,但市场在中午就收到了消息。

7月7日13点后,之前横盘震荡的阿里巴巴港股-SW(09988),盘中突发暴力拉升。

 

13:21左右,股价涨幅达到5.95%全天最高点,随后缓慢回落,收涨3.44%,报84.3港元/股,总市值达到1.74万亿港元。

作为权重股,阿里大涨也带动恒生科技ETF一度翻红。


 


对于市值1.8万亿的大盘来说,能在短时间内拉升暴涨,肯定是有大利好的刺激。

而这个利好很明显就是蚂蚁的罚单。

7月7日,阿里上涨3.44%;

7月10日,阿里上涨3.20%;

7月11日,阿里上涨2.01%。

 

如果说港股涨5%,是没收到金融监管层罚单之前,那么美股在大额罚单公布后开盘,肯定要“先跌为敬”吧?

结果美股阿里巴巴更加疯狂,居然开盘跳涨6%,可见美国资本市场对“被大额处罚后”的阿里,更加看好。

 

蚂蚁被罚71亿,阿里却连着三个交易日上涨,也算是一道“奇景”。

过去几个月,无论是马云回国,还是阿里高层换帅,资本市场都没有这样的跳涨。

 

面对此情此景,只能这样说:市场是最聪明的。

许多人开车闯红灯被罚个200估计都心疼,而马云这回收到70亿的罚单估计正乐得合不拢嘴——

总算走出了罚站区。

悬在心里两年多的石头,终于落地。


03

马云松了口气

马云和蚂蚁金服其实也算是无意之中推动了历史——

那一番“痛陈利害”的演讲,那一场声势浩大的上市,开启了互联网平台经济反垄断的转折之年。

 

梳理一下2020年的时间线,你会发现重大的转变往往在一夜之间发生。

10月21日,蚂蚁集团更新招股意向书并公布计划A+H股同步发行上市方案。这个号称“史上第一IPO”的新闻震惊世界。

10月24日,时任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在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言,历来精明、圆滑的商人,说了一番“但凡多几粒花生米都不至于喝成这样”的话。

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因为“没有系统”。

现在中国的银行还是当铺思想,害了很多企业家。

我们需要的是政策专家,不是文件专家。

一番慷慨激昂、陈词激烈的演讲后,没想到10月份的上海外滩金融峰会,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滑铁卢。

11月2日,证监会官网发布消息,央行等4部门联合约谈蚂蚁集团有关人,包括其实控人、董事长及总裁。

 

11月3日,上交所、港交所相继发布暂缓蚂蚁集团上市的决定,当天蚂蚁集团深夜道歉。

双11,这个对阿里巴巴颇有象征意义的节点,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

一个月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涉及阿里巴巴、阅文集团及深圳市丰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三起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集中案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这总共加起来才150万元的罚款,分别涉及阿里巴巴、腾讯和顺丰三大巨头,正式拉开了反垄断大戏的序幕。

紧随其后,12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进行反垄断立案调查,打响了互联网巨头反垄断的第一枪。

2021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对其处以182.28亿元的高额罚款。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反垄断处罚案例。一时间,马云从公众视野中销声匿迹。要知道在此之前马云从未“消失”这么久,以至于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CNN都出来问:马云去哪了?

蚂蚁上市的计划也被无限期延后。很多人说蚂蚁出事的根本在于马云的“大嘴巴”。其实不然,在他们上市前的2019年,支付宝宣布其境内外数字钱包伙伴,服务用户数已经超10亿。完全可以说,蚂蚁集团掌握了国人的钱包,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银行的作用,甚至成为了人们储蓄的方式之一。

然而作为金融基础设施之一的蚂蚁都干了什么事呢?

一个是网络放贷。由花呗、借呗开始,让中国进入全民借贷时代,披着合法的外衣,干着放高利贷的事情,年化利率极少低于15%,最高可达踩红线的36%,榨干了很多年轻人多年奋斗的积蓄及梦想。

全民借贷时代在疫情爆发前到达高峰,着实是埋下了一个大大的雷。

 

另一个是无底线敛财。以相互宝为龙头,水某筹、轻某筹、众某筹等众多大病筹款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来。敛聚了网民的大量资金,以做善事的名义出镜,让国家承担暴雷的风险,自己则一本万利的收取管理费以及存款利息。


 


真正做到了拿别人的资源赚自己的钱,以至于最近一个叫某某筹的平台,还干到了在美国上市。

所以,国家不得不管,蚂蚁的整改也是围绕这些方面去开展。至于部分网民说的“猪养肥了再杀”,窃以为并不存在,更像“郑伯克段于鄢”。

郑庄公是长兄、长子、国君,母亲不喜欢自己,喜欢老二共叔段,大抵妇人爱少子,也是通病了。偏爱可以,但帮着老二谋夺老大的君位,这就过了。

郑伯能一开始就锤他弟弟吗?肯定不行的。老娘疼么儿,没有实据,对国内舆论不好交代,一定要让他蹦跶,人一膨胀就逾矩。

城墙建的比国都还高,又擅自抢了两块地盘,兵车甲具造起来,这个时候还不能动。还得发动舆论,还得等他弟弟自己蹦出来,和老妈里应外合来攻打都城。等一切做实,就可以出手收拾了。

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前面叫停上市、反垄断调查就是敲打、是整治,71亿罚单落地是整改后成绩单出来的那一刻是蚂蚁和监管达成“和解”——

最艰难的时刻,过去了,马云和蚂蚁的事,算是翻篇了。

往后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蚂蚁的上市计划,也能重新启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