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碧桂园的“修罗场”:总负债达1.43万亿元又该如何去收场?



碧桂园(02007.HK)在10日晚间发布的盈利预警公告中指出,预计2023年上半年公司将会出现亏损,介于450亿元至550亿元人民币之间。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据盈利预警公告分析,碧桂园上半年的预期亏损主要受到房地产行业销售下行的影响。行业环境的恶化导致了公司结转毛利率的下降,物业项目减值增加,同时外汇波动也给公司带来了预期净汇兑损失。

为了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碧桂园表示将与债权人保持沟通,采取各种债务管理措施,以保障本公司的长远发展,并为债权人保存价值、维护利益。而这一举措被视为该公司积极应对当前困难的重要步骤。

有行业人士表示,碧桂园已经在筹备债务重整,近期有望启动相关程序。这一消息表明,碧桂园正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债务重整来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优化资本结构,以应对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压力。

总负债1.43万亿元

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碧桂园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处于业绩下滑、债务压力增大的困境之中。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面临严峻的挑战,销售下行、资金压力加大,使得碧桂园的财务状况日益恶化。

碧桂园的盈利预警公告显示,上半年的预期亏损主要受到房地产行业销售下行的影响。行业环境的恶化导致了公司结转毛利率的下降,物业项目减值增加,同时外汇波动也给公司带来了预期净汇兑损失。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公司上半年的亏损。

此外,碧桂园的债务压力也在不断增加。据公司披露,截至2022年底,碧桂园的总资产为1.74万亿元,总负债1.43万亿元,净资产约3095.73亿元,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降至69.4%,净负债率低至40%,现金短债比为1.6倍,所有到期债务均如期偿付,有息借款总额下降了466.2亿元。

面对困境,碧桂园也在积极寻求突破,公司近期表示,将加大对科技和创新的投入,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此外,公司还成立了由董事会主席杨惠妍任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以更好地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然而,这些措施能否帮助碧桂园走出困境,仍需时间来验证。

业内专家表示,碧桂园面临的困境并非个案,而是整个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房地产企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政府也需要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两笔美债利息未付

近期市场消息,碧桂园未能支付应于8月7日支付的两笔美元债利息,备受关注。据了解,这两笔美元债分别是将于2026年2月6日到期、票息4.2%的5亿美元,以及2030年8月6日到期、票息4.8%的5亿美元。这两笔美元债的年中付息日都是每年8月6日,遇节假日可延期支付。

对于暂未支付美元债票息,碧桂园进行了确认,但表示美元债利息支付都有30天的宽限期,公司仍在积极优化资金安排,努力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碧桂园方面还表示,受近期销售额与再融资环境持续恶化,叠加各类资金监管的影响,公司账面可动用资金持续减少,出现了阶段性流动压力。

8月7日,碧桂园地产发布公告,已提前兑付8月10日到期的“20碧地02”未回售债券的本息,这笔债券发行余额13.6亿元,票面利率为4.19%。碧桂园近期明显遭遇流动性压力。自7月份以来公司股价、境内公司债价格均有大幅下跌。由此市场关于碧桂园的传闻也较多。

此外,市场还传闻称佛山市副市长带工作组进驻碧桂园。随后碧桂园对外回应称该消息并不属实。在销售和融资端,碧桂园确实遭遇了明显压力。今年前7月,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额约1408.3亿元,较去年同期仍有大幅下降。

在融资端,碧桂园近期也不顺利。8月初,资本市场也传出碧桂园将按每股1.3港元配售18亿元股股份的消息,并称配股融资所得的约23.4亿港元用于偿还债务。不过,碧桂园随后澄清道,并未就建议交易订立最终协议,且现阶段并不考虑建议交易。

从碧桂园今年整体到期债务规模来看,以境内公司债为主,境外美元债只有一笔。据DM查债通统计,碧桂园目前存续的境内债券共19只,今年内到期的有3笔。其中8月10日到期的13.6亿元已经兑付。剩下的两笔为9月2日到期的债券剩余39.04亿;11月20到期的债券价值为9.93亿元,这两笔债券余额对目前的碧桂园来说仍然有压力。

另外,截至目前碧桂园的海外存续债券共20只,总额约171亿美元,今年内到期的美元债券一笔,规模为4亿美元,到期日为2023年10月19日。在行业销售和融资端并无明显出现转机的大背景下,类似碧桂园这些行业头部民营房企目前仍需要依赖自身资源调配。

房地产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行业面临重大挑战。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8%,销售额同比下降22.7%。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市场首次出现如此大幅度的下滑。

分析人士认为,房地产市场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消费者对未来的收入预期和购房信心受到影响,购房需求减少。其次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过度投资和过度开发导致市场供需结构失衡,一些地区和城市房价过高,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

此外,一些房地产企业在盲目扩张和市场炒作中积累了高额的负债,使得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一些房地产企业开始采取措施自救。然而,这些措施只是缓解了企业的短期压力,对于整个行业的困境并没有根本性的解决。

一些专家学者呼吁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管,防止市场波动和风险积累。同时,也有人提出通过改革房地产税制、推动土地制度改革等措施来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经营压力都非常严峻。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同时也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