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升级,中国新能源车企慌了?

 

以色列战火下的中国企业。

1

巴以冲突升级

中东“火药桶”又炸了。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宣布对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向以色列境内多处密集发射约3500枚火箭弹。

作为回击,以色列军队也向哈马斯武装控制的加沙地带发动了猛烈空袭,以色列国防军已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号称要“让敌人付出前所未有的代价”。

这是巴以双方近几十年来最激烈的一次冲突升级,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根据媒体报道,截至目前,双方死亡人数已逾千人。其中以色列有超过700人丧生,巴勒斯坦方面有400余人丧生。


 


▲图源:新华社

说起来,巴以冲突堪称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情况最复杂的地区性难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争地盘”问题,里边掺杂了历史、宗教、民族、地缘政治等多重复杂因素。

这里得讲段历史。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人曾建立以色列国。但到了公元70年,犹太人被罗马人赶出巴勒斯坦地区,开始了长达近2000年的“大流散”。19世纪末,犹太复国运动兴起,犹太人又开始大批移居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和犹太两个民族持续了数千年的矛盾,在1947年迎来了爆发。那一年,根据联合国决议,以色列被批准建国,耶路撒冷也被“分裂”。

在犹太人看来,阿拉伯人是“抢夺犹太人祖先财富的强盗”,因为巴勒斯坦是犹太人的故乡,是他们的“应许之地”,他们只是结束千年流亡、重返故里。而阿拉伯人则批评犹太人是“鸠占鹊巢”。

 

争执不下的双方选择了用战争来解决问题。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后,围绕巴勒斯坦问题,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曾爆发5次大规模战争,中东也由此成为大国博弈的战场。

2

布局以色列的中国企业

如果只看版图和自然条件的话,以色列似乎很“弱”。

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经过几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的实际控制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

但即便是这个扩张后的面积,也就只有1/3个重庆。而且,它境内还没有石油天然气,沙漠覆盖率高达三分之二。土地贫瘠、水源缺乏、地缘政治还不稳定,以色列的先天条件没有一丁点优势。

但就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却聚集着250多个高科技研发中心,包括大名鼎鼎的英特尔、IBM、微软、惠普、雅虎、Google等全球科技巨头。

 

早在2018年,以色列GDP总量就名列世界第38位,人均GDP高达4万美元,是世界20个最发达国家之一。而且,以色列高科技对GDP的贡献率超过90%。

有统计显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高科技公司中,来自以色列的企业数量曾位居世界第三。2014年的时候,以色列创新能力就居全球第一位。

以色列何以成为全球科技含量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这离不开以色列对创新的重视。资料显示,以色列对教育的投入始终保持在GDP的9—12%区间范围内,这个比例高于全球其他发达国家。

讲一个数据,以色列公民受教育率达95%以上,在全世界仅次于瑞典。他们每1000人中有2.5名自然科学研究者,排世界第一。

也许是危机感驱使,以色列在现代农业、水资源利用、可再生能源、信息通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方面形成了全球领先的科研产业优势。

也正因此,全球资本纷至沓来,里面也有不少中国企业的身影。

IT桔子数据显示,中国公司和风投机构对以色列地区的投资事件有88起,并购事件有15起,主要集中在医疗健康和先进制造行业。


 


▲图源:IT桔子

以2018年为例,根据晨哨并购的数据,该年以色列全球融资总额达到60亿美元,中资投资了10亿美元,占17%,规模投资里中资更是占比逾30%。

腾讯、华为、阿里、百度、360、联想、平安等中国企业,都在以色列开展业务。这几年大热的希音,更是一度成为以色列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拼多多的海外版Temu也紧随其后。这些年,“中以产业园”更是遍地开花。

 

此番巴以冲突升级之后,不少人开始替这些企业感到担忧:一旦发生更大规模的战争,它们在以色列的业务是否会受到影响?

3

新能源车企该慌了?

相比于这些在以色列搞研发的企业,更应该担忧的,恐怕是中国的新能源车企。

你可能不知道,以色列已经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聚集地。

根据盖世汽车的数据,2023年8月,以色列汽车市场销量24,727台,同比增长20.15%,2023年累计销量21.3万台。其中,中国车企在以色列的市占率为15.3%,排在第三。

重点在新能源板块,8月份中国车企份额达到43%,比亚迪、吉利、名爵、欧拉表现都不错。

更多的中国车企还在涌入以色列。就在2023年9月,小鹏750辆G9和国际版P7i正式发运以色列,以色列也成为小鹏进军中东市场的第一站。

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以色列,可以追溯到2019年。这一年,上汽集团旗下的名爵率先打开以色列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也是以色列市场的首款纯电动汽车。

在那之后,爱驰、创维、比亚迪、吉利、零跑、江铃、哪吒、领克、岚图、极氪、小鹏也接连而至。以色列,俨然成了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海外角斗场”。


 


▲图源:42号车库

有人也许感到好奇,这些新能源汽车品牌,为何对以色列情有独钟?

首先是以色列需要汽车。作为一个发达国家,以色列城镇化率高达93%。而且以色列超950万的人口中,有一半以上在异地工作。这也就导致汽车在以色列几乎是必需品:

有三分之二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私家车。

 

其次,以色列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十足。据以色列能源部统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以色列将达到17.7万的保有量,到2028年,这个数字将增长到65.6万辆。到那时候,以色列的电动汽车销量将占据新车总销量的35%。

从绝对量来看,这个市场不算很大,但它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按照以色列政府的计划,从2030年起,这个国家将全面禁止进口汽油和柴油汽车,进口汽车仅限定为电动或天然气汽车。可以说,这是一个坚定走新能源路线的国度。

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是全球科技含量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全球的科技巨头和资本,都非常看重这里。如果哪个新能源汽车品牌能在这里取得成功,是不是更容易得到资本的青睐?

文章的最后,说回巴以冲突。这几十年来,那片土地上燃起了无数战火。但数次战争也证明,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都无法彻底打垮对方。他们的出路,或许只有一条——

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