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泡尿,干趴青岛啤酒?

 

小风波,背后可能藏着大隐患。

1

“一泡尿”引发的大跌

一泡尿把青岛啤酒拉进了漩涡。

几天前,一支短视频火了。视频中,一个穿着工作制服的人,爬进一个原料仓,然后解开裤子,开始小便。而短视频的文案,赫然是“青岛啤酒三厂工人在原料厂小便”,青岛啤酒一下子被推上风口浪尖。

一个啤酒厂的工人对着原料撒尿,就好比一个厨师对着炒菜的锅吐口水,这比脚踩酸菜的冲击力还大。看着这个视频,正在喝啤酒的朋友,估计能当场吐出来。

 

面对汹涌的舆论,青岛啤酒很快就出来说话了,称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该批麦芽也已经全部封存。

 

与此同时,青岛啤酒三厂所在地的平度市市场监管局也发布情况说明称,已经成立调查小组进驻现场进行调查,并对视频所反映的该批原料全部封存。

按照第一财经的报道,根据初步调查结果,该视频拍摄场地并非网上传的青岛啤酒原料仓库,应为某物流承运商的运输车辆车厢;网传涉事人员也非青啤的员工,为外包劳务合作公司的装卸工。

面对这个说法,有眼尖的网友发现,视频中后面的标语是,为消费者酿好的啤酒,因此事发地点应该就在工厂内。而且,如果不是原料仓库为何要封存麦芽?如果是装卸工也能随便进入,那么意味着管理堪忧。

 

这样的担忧很快就反映到了资本市场。10月23日,青岛啤酒股价开盘大跌6.77%,盘中一度触及75元/股的年内低价。拉长时间看,相比此前的高点,青岛啤酒的股价已经跌去35%以上。

 

网友们调侃,这真是天价的一泡尿。更有人自嘲,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

吃老坛酸菜,喝青岛啤酒,买恒大期房,开威马汽车,看中国足球,炒中国A股。

真相到底如何,有待进一步调查。但由此引发的担忧,还在蔓延。

2

百年品牌,质疑不断

这次事件对青岛啤酒乃至整个啤酒行业,影响都很大。

俗话说,如果你在家里发现了一只蟑螂,那么在你看不见的角落里肯定已经有了一窝蟑螂。人们更愿意相信,一个事故的出现,绝不仅仅是某个偶然因素导致的,而是大量的失误、漏洞和风险累积造成的。

对食品行业来说,信任尤为重要。三聚氰胺奶粉、酒鬼酒塑化剂超标、脚踩酸菜等事件,已经数次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有网友这样评论到,虽然只是一泡尿,但一泡尿背后代表的是啤酒龙头管理粗放,质量品控极差——

被发现的是这一泡,没被发现的又有多少泡?

网友的担忧不无道理。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啤酒相关企业6.9万家。从城市来看,青岛的啤酒相关企业最多,达到2583家。

 

而青岛啤酒,正是我国最早诞生的啤酒厂之一,已有12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中,青岛啤酒三厂则是这家企业近年来扩产战略的主要阵地之一。

这样一家老牌啤酒厂,不是第一次面临卫生质疑。

2020年,运城电视台《第一时间》就曾报道消费者在青岛啤酒中喝出异物相关新闻。在黑猫投诉网站,关于青岛啤酒质量问题的投诉更是屡见不鲜。

例如2023年8月,一位消费者在平台投诉称,其购买的青岛啤酒喝了一大半后,突然发现啤酒瓶里有肉眼可见的异物,看着像是过期、变质,或者是生产车间环境脏乱差导致的。

 

无独有偶,2023年4月,另一位消费者也称,发现购买的青岛啤酒,在未打开的情况下里边有异物,联系经销商也不给处理。

 

翻阅这些投诉,基本集中在酒内发现异物、销售过期啤酒、恶意诱导消费等问题。

如何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值得这家百年啤酒厂深思。

3

高端之困

从财报看,青岛啤酒的业绩其实还不错。

2023上半年,青岛啤酒实现营业收入215.9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20.1%。从销量来看,报告期内青岛啤酒累计实现产品销量502.3万千升,同比增长6.5%。

但高光之下,也有阴影。

按照红星新闻的报道,一位啤酒行业经销商透露,青岛啤酒的销量是通过向渠道压货来实现的,因为近年来其经销商数量大幅度下滑。

数据显示,从2020年至2022年,青岛啤酒经销商从14417家净减少了2591家,2022年底剩11826家。

此外,对比同行,2022年重庆啤酒、百威亚太、珠江啤酒、华润啤酒、燕京啤酒的毛利率分别为50.48%、50.02%、42.44%、38.46%、37.44%;而同期青岛啤酒的毛利率为36.85%,在几家啤酒企业中排在最后。

 

这背后,和青岛啤酒的价格定位有关,目前青岛啤酒主要以次高端以及中端产品为主。

资料显示,目前青岛啤酒的热销产品主要是6-8元的次高端产品以及5-6元中端产品,8元以上的高端产品对营收的贡献相对较小。

根据华西证券研究所的数据,目前我国高端啤酒市场中,百威占据了40.01%的市场份额,嘉士伯占据18.23%,青岛啤酒仅为6.72%。

 

为了抢占高端市场,这些年青岛啤酒没少发力,其先后推出一世传奇、百年鸿运、百年之旅、琥珀拉格、青岛啤酒IPA、鸿运当头等产品。但从结果来看,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我们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也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发力高端之前,青岛啤酒或许得重新审视自己的卫生和安全体系。

否则,一个巨头的坍塌,可能真的就只需要一泡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