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圈上市,万店零售“敲锣”


11月2日,锅圈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5.98港元/股,募资净额为3.57亿港元。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锅圈营收逐年攀升,分别为29.18亿元、38.8亿元、70.59亿元,对应净利润-0.43亿元、-4.6亿元、2.4亿元,已实现盈利。

而在2023前四月,锅圈营收、净利润分别为20.78亿元和1.2亿元;毛利率21.1%,创公开数据以来最高。

透视锅圈的发展逻辑,表象是以销售火锅和烧烤食材为主,但本质上,其是一家整合上下游资源,将渠道、产品、品牌集一体的供应链管理公司。

具体而言,它搭建了一座桥梁,一头通过控股、参股、单品单厂的策略,对接上游近300家食材供应商,一头连接下游上万家线下门店,将高达800个SUK供给给千千万万的消费者,锅圈本体便是中间那个枢纽。

相较自产自销或者渠道多级流转的做法,锅圈的商业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助于消费者、品牌和门店的三方共赢。

锅圈凭借在源头技术赋能、标准赋能等,实现了厂商直供,使零售商品牌覆盖数量众多、品类繁杂的制造商品,一边推动供应端向上跃迁,比如敏锐捕捉市场“风口”,提升产品品质、丰富食材种类、提高生产效率等,进而极大地延展企业的收入半径和内在价值等,一边给需求端输送“好吃不贵”的海量商品,既让消费者吃的好,还吃的便宜。

当前,锅圈将自身定位为“供应链孵化平台”,并计划孵化“100个10亿新食品品牌”。截至2023年10月11日,锅圈已构建起由10025家品牌门店形成的零售终端网络,即我们常说的“万店零售”。

事实上,近年来,零售行业越来越意识到规模的重要性,前有麦当劳打的样,后有锅圈、蜜雪冰城的成功案例,以及最近喜茶、瑞幸等品牌招募事业合伙人的消息,引发舆论热议。

但值得注意的是,良性的“万店零售”模式不是简单复制粘贴,而要依靠自身品牌实力的建设、研创能力的精进,对供应链的深入探索和改造、对运营的思考和优化,来驱动业务发展,这也是锅圈的核心支撑。

某种意义上,锅圈的成功上市,代表着中国零售行业进入“万店规模”常态化时代。而锅圈作为引领风潮的“领头羊”,终将收获来自市场的犒赏。

文 / 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