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5日,“喜茶涉嫌违反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被约谈”登上微博热搜!从热卖到下架尚不足一周,“佛喜”茶拿铁或许是喜茶推出过的限定时间最短的联名产品了。
12月5日,“喜茶涉嫌违反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被约谈”登上微博热搜!从热卖到下架尚不足一周,“佛喜”茶拿铁或许是喜茶推出过的限定时间最短的联名产品了。
日前,喜茶推出了一款名为“佛喜拿铁”的新饮品,并配套推出三款特别设计的杯子和冰箱贴,分别以无语菩萨、欢喜罗汉和伏虎罗汉为主题。这款产品在各大门店、线上平台销售。据了解,这是喜茶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联名活动,致敬曾龙升大师作品《釉下加彩十八罗汉塑像》。
▲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喜茶“我佛持杯”产品。社交平台截图
该产品推出后引发部分消费者质疑。据公开报道,深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已于12月1日约谈了喜茶公司,公司于12月3日做了下架处理,同时就相关情况作出检查。经过民宗部门和市场监管等部门会商研究,喜茶其实打的是个“擦边球”,“周五晚上就给我们发了整改报告,12月3日已经全部下架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据《宗教事务条例》相关规定,禁止以宗教名义进行商业宣传。《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也提到,禁止以佛教道教名义进行商业宣传,严禁行业协会、商会、公司企业冠以佛教、道教名称。
截至12月5日发稿,喜茶方面尚未对此事回应,但“佛喜”联名款系列已经下架。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对新京报记者回应称,与喜茶的联名合作已经结束了。
喜茶营销“翻车”并非首次
事实上,喜茶热衷于“联名营销”由来已久。
据南方+报道,喜茶曾与美妆护肤品牌倩碧、百雀羚、美宝莲、欧莱雅合作;个护品牌威猛先生、冈本、多芬;热门影视IP《甄嬛传》《梦华录》;食品类品牌奥利奥、点都德、五芳斋;甚至还有和同为奶茶品牌茶颜悦色的联名。今年5月,喜茶与奢侈品牌FENDI合作推出的联名款黄色手杯与手提袋更是火出圈。
跨界营销火爆的同时,喜茶也曾因低俗营销“翻车”。
2019年,喜茶与杜蕾斯合作广告。杜蕾斯与喜茶合作的最初文案为“还记得第二次约会,我对你说「你的第一口最珍贵」?”,“今夜,一滴都不许剩”,喜茶评论“说好了从那天起,你唇上始终有我的芝士”。
这一互动引发网友吐槽质疑,直指其“风流和下流只是一字之差”、“恶心”、“无节操”等。
尽管杜蕾斯随后更换海报及文案,喜茶也于次日发微博致歉称,“并无恶意,对于之后的线上内容,我们一定会以更加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但这些文案、海报仍在网络广为流传,引发热议。
并非偶然!新茶饮赛道“内卷”激烈
喜茶此次联名“翻车”,并非偶然事件,该事件背后所暴露出的,恰恰是新茶饮赛道竞争激烈,过度内卷,导致新茶饮品牌对营销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今年以来,古茗、茶百道、瑞幸咖啡等一众品牌接连推出联名活动,成功的联名给品牌方带来的增量显而易见。例如此前爆火的酱香拿铁,单日销量突破500万杯。
与此同时,营销“翻车”的新茶饮品牌也比比皆是,上个月,沪上阿姨就因推出马面服主题联名新品“翻车”;2021年2月,茶颜悦色广告被指侮辱女性;2022年12月14日12点,沪上阿姨宣布与游戏光与夜之恋开展跨界联动,但到了下午3点游戏官方就单方面宣布这场联动,理由是沪上阿姨门店员工辱骂游戏和玩家,触及到游戏底线。
新茶饮乐此不疲地跨界联名,且不惜棋行险招,多多少少映射出它们“成长的焦虑”。
进入2023年,新茶饮赛道越来越卷,行业整体增速放缓。据艾媒数据预测,2020-2023年,国内新茶饮市场规模增速明显放缓,仅为5.1%至13.5%。
两年前的2021年,奈雪的茶成为新茶饮上市的先行者,如今两年过去了,资本市场对“新式茶饮第一股”耐心不再。
虽然成为目前国内同行中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实现上市的公司,奈雪的茶的日子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滋润”,其市值已经从最高点超过320亿港元跌至当前不到60亿港元,遭遇“脚踝斩”。
在新茶饮市场存量博弈的舞台上,新一轮排位赛或已悄然开启。
今年以来,蜜雪冰城、沪上阿姨、古茗茶饮、霸王茶姬、甜啦啦、茶颜悦色等先后传出上市的消息,要想在雄厚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建立起竞争优势,IPO仍不失为一种快速有效的融资途径。
在奈雪的茶上市即破发的前车之鉴下,如今,资本对于新式茶饮品牌冲击上市,更多地持一种悲观情绪,不少业内人士预测,新茶饮赛道将进入淘汰赛的关键阶段,竞争与厮杀还在继续,或者会更激烈。
“从一定程度而言,各种品牌的联名,市场热度及超高营业额并不具有持续性。”行业人士表示,在价格越来越透明、渠道越来越分散的今天,有附加值的高性价比产品才是品牌留住消费者的关键。
内容来源: 新消费财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