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大增的财通证券,一季度却现“开门黑”

自去年证监会“827”新政提出阶段性放缓IPO以来,A股IPO申报数量大幅减少,审核发行节奏显著放缓。这对“靠天吃饭”的券商投行业务来说,无疑是当头一记闷棍。据证券时报统计,目前已披露2023年成绩单的31家上市券商中,有25家投行收入较上年有所下滑。不过,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同时,仍有券商投行业务同比增速超过70%,那就是来自浙江的财通证券。

2023年,财通证券实现总体营业收入65.17亿元,同比增长35.03%,归母净利润22.52亿元,同比增长48.43%。众多业务中,投行业务实现收入7.63亿元,同比增长达77.04%,在一众券商同行里一骑绝尘。山西证券研报指出,财通证券深耕浙江区域,与地市加强战略合作,覆盖浙江省内主要区域,与地方企业密切合作,同时以分支机构作为各项业务的触点,深度参与省内服务实体经济。浙江省本身经济活动发达,B 端客户广阔,居民较为富裕,C 端财富管理需求广泛。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人民政府鼓励发展财富管理行业及投行业务,政策环境宽松,财通证券充分受益。

然而,财通证券如此优异的成绩却未获得中国证券业协会的青睐。该协会披露的2023年投行质量评级结果显示,参评的98家券商中,A类券商12家,B类67家、C类19家,而拥有逆势表现的财通证券却在B类行列。

究其原因,不外乎财通证券在监管问责被扣分以及股票保荐业务得分不高。

2023年11月,因为在从事债券承销和受托管理业务过程中未勤勉尽责,未对业务人员行为进行有效管理,未对业务风险实施有效管控,未严格履行募集资金监督义务,存在部分文件及依据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财通证券被浙江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表示财通证券应引以为戒,认真查找和深入整改问题。据相关媒体统计,自2020年以来,财通证券及其下属机构已被监管部门开出6张罚单,主要涉及债券承销业务、研究报告业务、保荐业务等问题。

除了合规方面的问题,财通证券投行业务的分布比重也存在硬伤。其巨额增量主要来自债券承销保荐。2023年财通证券承销规模达1233.7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9.17%。但在股权业务方面,2023年财通证券仅成功保荐IPO项目6单,其中5单为其所处的浙江省内企业,相比2022年的9单下滑明显。

另外,进入2024年,财通证券在高基数的影响下业绩势头有所放缓。财报显示,2024一季度财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4.10亿元,同比下降21.03%;归母净利润4.56亿元,同比下降7.68%。具体业务来看,财通证券2024一季度经纪业务收入2.97亿元,同比增加8.24%;投资银行业务收入1.41亿元,同比减少8.01%;资产管理业务收入3.19亿元,同比微增2.00%。净利润下滑主要受投资收益拖累,2024一季度投资收益为-6.81亿元。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财通证券一季度自营投资收益低于预期,因此下调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至24/30亿元(调前29/36),新增2026年预测37亿元,公司区位优势突出,母公司财富管理、投行业务持续改善,子公司支撑ROE,维持“买入”评级。

出品|华博经纬

AI财评
财通证券2023年投行业务逆势增长77%,主要得益于深耕浙江区域,充分利用地方经济活跃和政策支持的优势。然而,其投行质量评级仅为B类,反映出在合规管理和股票保荐业务上的不足。2023年财通证券因债券承销业务问题被监管处罚,且股权业务表现平平,IPO保荐项目数量下降。2024年一季度,财通证券业绩出现下滑,主要受投资收益拖累,自营投资收益低于预期。尽管面临挑战,财通证券的区域优势和财富管理业务的改善仍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支撑。总体来看,财通证券需加强合规管理,优化业务结构,以应对市场波动和监管压力,实现持续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