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长子”,其资源和重工业为新中国的成长铺就了台阶。
"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大工程中有超过70%的布局集中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独占其中的54项;农垦建设改变了北大荒,黑龙江成为全国商品粮的重要基地,为确保中国粮食自给做出突出贡献;新中国第一批解放牌载重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辆内燃机车、第一块"的确良"等里程碑式的成就,都源于东北这片土地。
然而,2014、2015连续两年,东三省GDP增速与山西一道位居全国的后4名,在这片充满浓重历史色彩的土地上,东北曾经辉煌过,也曾经历过低迷。但如今,东北人重新回归这片黑土地,东北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人口开始回流
2023年,黑龙江”尔滨”在互联网爆火,2024元旦三天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9.1亿元,达到历史峰值。东三省其他两省也不甘示弱,2023年辽宁和吉林两省实现了人口净流入的转变。
辽宁结束了长达12年的人口净流出状态,净流入人数达到了8.6万人;吉林更是在近13年首次扭转人口外流趋势,实现了4.3万人的净流入。此前,吉林每年的人口净流出量高达34万,即使自2021年以来外流规模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15万人以上。
2024年初,吉林省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的人口变动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吉林常住人口为2339.41万人,相较于2022年只减少了8. 元旦三天假期,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304.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9.1亿元,达到历史峰值。28万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背后的原因在于自然减少与人口流动的综合影响。2023年,吉林省的出生率再次低于死亡率,导致人口自然减少12.62万人,但人口流动却带来了正向的增量。所以,从吉林省统计局的数据来看,2023年吉林人口跨省净流入达到4.34万人,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人口净流入现象。
同时,据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数据,2021年-2023年,吉林省毕业生留省就业率从53.6%上升至60%。2023年吉人回乡人数达21.7万人,相当于此前三年总和的60%。
与此同时,辽宁也在2023年实现了人口净流入的历史性突破,净增人口达到8.6万人。要知道,2022年辽宁的净流出人口还超过11万人。
黑龙江暂未公布 2023 年的具体人口数据。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人口净流入并不意味着东北地区的总人口在增长。2023年,尽管下降趋势有所减缓,但吉林和辽宁的总人口仍呈现负增长态势。这是因为比起全国,东北早早地就已经面临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低下的问题。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三省 36 个城市已全部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谁会是下一个人口千万级城市?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于潇指出,东北地区人口净增长并非源于外来人口增加,而是流出人口减少。这主要归因于大城市竞争压力的加剧、东北经济的振兴以及新兴产业的崛起。
于潇强调,东北经济近年来展现出复苏迹象,为留住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中俄关系的改善和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加强,如煤炭、木材和整车进出口的增加,都促进了地方投资和进出口数据的改善。同时,东北本土优势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长春一汽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和与宁德时代的电池厂合资项目,为本地就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东北经济在重大项目投资和进出口贸易的推动下,2023年表现抢眼。吉林GDP增速位列全国第七,创下近年来最佳成绩,而辽宁GDP增速也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口回流现象逐渐显现,东北地区的新一轮人口增长冠军之争愈发激烈。要知道,自20232年哈尔滨人口跌破千万后,东北这片土地便再无千万人口大市。
在东北的城市矩阵中,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被誉为“四大王者”,然而,在探讨“下一座千万人口大市”的候选者时,真正有竞争力的其实仅限于沈阳和长春。大连目前常住人口尚未突破750万,距离千万级别尚有较大差距。而哈尔滨自2021年退出千万人口行列后,人口减少的趋势已持续多年,短期内难以看到拐点。
目前,东北地区常住人口超过900万,并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大背景下仍能保持增长态势的城市,仅有沈阳和长春。
截至2023年末,沈阳市常住人口已接近920.4万,同比增长5.7万人。与此同时,长春市常住人口也达到了约910.2万,同比增长3.7万人。
沈阳和长春均设定了冲击“千万人口”的宏伟目标,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沈阳市通过取消积分落户、高中毕业生直接落户以及租房即可落户等政策,积极推动人口增长。长春也不甘示弱,致力于在2025年建设成为一个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经济总量迈向万亿的特大型现代化城市。
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邮箱|hbsypl20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