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民营经济55条”可不一般,大企业、个体工商户都被考虑其中

摘要:成都人民又有福了!5月15日,成都市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民营经济55条”),旨在进一步优化成都市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新政策的出台,将会给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助力?

来源|中访网

作者|一杭工作室

成都人民又有福了!5月15日,成都市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民营经济55条”),旨在进一步优化成都市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新政策的出台,将会给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助力?

民营经济活力涌动,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民营经济,一直是各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各地政府部门聚焦优化的重心。近年来,在成都市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成都市营商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经营主体量质齐升、活力涌动,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

反映到数据上就是,近年来成都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规模持续提升。2023年,成都民营经济增加值1.07万亿元、增长5.5%;今年一季度,成都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780.92亿元,增长了5.0%,占GDP比重达50.4%。

政策方面,年初到现在,成都市各区各部门大大小小开了几十次会议,探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推动营商环境“再升级”。就5月来说,成都市委网信办召开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工作推进会、市级相关部门召开成都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市长王凤朝主持召开市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学习《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

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成都市政府是认真的。近日,成都市再出台55条政策措施,以促公平、创机会、优服务、解难题为主线,进一步促进当地民营经济发展。

这份“民营经济55条”可不一般,数量上面就足以可见政策的细致程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研究员高太山也认为,成都市这次发布的“民营经济55条”综合全面、措施细致、针对性强,必将为成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就比如说,融资、用地、用能、转型…这些民营企业面临的难点,“民营经济55条”中有多条政策条款瞄准解决这些痛点。不仅是大企业,个体工商户也被成都市考虑其中,“民营经济55条”亦聚焦加大个体工商户支持力度。

最值得一提的是,“民营经济55条”还聚焦强化合法权益保护,依法打击蓄意炒作、造谣抹黑民营企业的“网络黑嘴”和“黑色产业链”。信心比金子还重要,当前,有关民营企业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相信随着“民营经济55条”的落实,成都市的营商环境将更上一层楼。

大家都乐意往成都跑?

企业有发展,人民有信心。一个地方好不好,就看有没有企业愿意来发展,看人才愿不愿意在此落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团队选择落户成都,2023年,成都市新登记市场主体60.18万户、同比增加3.75%;市场主体总量达389.12万户、同比增长17.07%,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

5月18日上午,2024投资成都招商大会在世园会主展馆举行。截至会议当天,已有31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去年平均每天就有2家外资企业来蓉投资。会议当天,不少企业都表示真切感受到了成都对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满满诚意,也被这种诚意打动,坚定了将在成都地区投资的信心和决心。

5月25日,成都高新区与吉利控股集团、吉利科技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吉利科技旗下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吉利控股旗下吉利(四川)创新中心暨工业软件全国总部落地成都高新区。这也预示着成都在吸引高科技产业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潜力。

另一方面,人才招引一直是不少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痛点。不过,从成都市2023年的常住人口数据来看,侧面反映出成都市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对人才具有不小的吸引力。根据《2023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末成都常住人口214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5万人,增长0.6%。

民营经济是当下就业的重要蓄水池,事关很多人的“饭碗”。此次“民营经济55条”,将着重聚焦强化人才和用工保障,比如,支持民营企业人才申报“蓉漂计划”“蓉城英才计划”等市级重大人才计划,以及按标准给予入选人才(团队)相应支持。

AI财评
成都市出台的“民营经济55条”政策,从财经视角来看,是地方政府积极应对民营经济发展挑战、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该政策通过细化措施,针对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用地、用能等痛点问题提供了具体解决方案,特别是强化了合法权益保护,打击网络黑嘴和黑色产业链,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信心。此外,政策还注重人才和用工保障,支持民营企业人才申报市级重大人才计划,这将有助于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从数据上看,成都市民营经济增加值持续增长,市场主体数量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显示出成都作为投资热土的吸引力。总体而言,这一系列政策将有助于成都市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其作为西部经济中心的地位。
注:本文转载自中访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