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的技术招来不正当竞争,却换不来利润

近日,“朝阳法苑”微信公众号发文称,6月28日上午,涉导航电子地图“拥堵延时指数”数据权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朝阳法院一审认定被告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该公司停止侵权、消除影响,并赔偿原告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某软件有限公司各项损失共计1250万元。

根据媒体披露,该案原告为北京高德云图科技有限公司、高德软件有限公司,被告为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拥堵延时指数”是高德地图依托电子地图收集的电子地图数据、用户出行数据和实时交通信息等原始数据,通过特定算法并经分析处理形成的数据产品,可以直观反映道路的畅通情况。

在该案中,法院认定被告公司未经许可,利用变换IP地址和伪造浏览器标识等不正当手段抓取“拥堵延时指数”数据,并将抓取的数据存储在某金融终端软件中,以商业目的向付费用户传播,违背了数据领域中公认的商业道德和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原告公司的合法权益及消费者利益,破坏了数据领域中的市场竞争秩序,构成不正当竞争。

事实上,“拥堵延时指数”可以在高德地图的官网上免费查阅,被告公司将免费的变成收费的,不仅损害了高德地图的利益,也是坑害消费者。

当然,能被同行觊觎也从侧面说明了“拥堵延时指数”的市场价值。作为手机地图行业三巨头之一,高德地图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可,在互联网上不乏对高德地图的吐槽和称赞。

例如,不少用户分享了自己被高德地图导航到各种“奇奇怪怪的地方”的经历——有被导航到走采暖管线过河的,有被导航到墙边让用梯子翻墙的的,甚至还有用户旅游时被导航到边防部队巡逻走的小路,结果遭到边防部队审查。除了有“想象力”,高德地图也有实力。不少用户也表示自己靠着高德地图避开了高速公路拥堵或者绕开收费站,一些用户称自己曾因为不相信高德地图吃了亏,有用户称自己用高德地图开车三年没扣分,换了别的地图半年就和交警队走熟了。

QuestMobile披露的《2024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显示,2024年一季度,高德地图月活为8.01亿,在手机地图赛道中排名第一,仅次于微信和淘宝,甚至高于抖音。高德地图已经可以算是国民级产品。

然而坐拥流量和口碑。高德地图却难以变现。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2024财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包含高德的本地生活集团营收598.02亿元,同比增长19%,亏损额从上年的131.48亿元收窄至98.12亿元。

在2014年,高德地图原董事长俞永福曾发文称高德地图将去除广告,专注于地图导航。但是到2024年3月俞永福卸任后,高德地图不仅广告多了起来,并且也不再局限于地图导航业务,而是开展了不少生活业务。

如今打开高德地图,可以看到各式各样服务或小程序,包括餐厅订座、号卡充值、休闲玩乐等等。在2023年11月,高德地图推出了“高德秒送”。今年4月,高德地图还推出了付费联名主题车模,结果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再往前追溯,地图还在2017年推出了“高德打车”,2021年4月日均单量为230万单,到2022年9月每日接单量达550万单-600万单。然而随着滴滴出行回归,高德出行也遭遇不小的冲击,2024年1月-2月,高德打车的订单量分别环比下跌3.9%和25.7%。

另一方面,拓展生活业务也给高德地图的口碑带来了负面影响。黑猫投诉平台显示,高德地图的累计投诉量超8000条,但是累加上高德地图打车和高德地图酒旅,累计投诉量可达20000条。

有分析认为,在消费者眼中高德地图依然是出行工具,用户留存时间短、消费场景不足是阻碍高德地图拓展生活业务的一大门槛。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下,高德地图是继续探索生活市场还是专注地图导航或许仍会存在争议。

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邮箱|hbsypl20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