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央视《经济半小时》的一则报道曾经震惊整个中国,奶牛养殖户噙满泪水将一桶桶雪白的鲜奶倒进农田和下水道,而后人民日报跟进报道“卖奶难”,发现过去从不限购的乳企,现在依靠“严苛的标准”控制收购量。而受到国外市场严重冲击,乳品收购价从每公斤4元左右,降到3.6元。“奶贱伤农”下,养殖户只能含泪倒奶杀牛。
9年过去,牛周期再度来袭,不仅牛肉大“垮价”,牛奶价格也撑不住了。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第1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3.21元/公斤,同比下跌14.4%。如果与2021年8月的高峰价4.38元相比,生鲜乳价格已经下滑了27%。
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李胜利透露,由于牛奶原奶收购价持续下跌,奶价和成本出现了国家奶牛体系有记录以来的首次倒挂,行业亏损面已超过8成。
事实上,早在2023年1月初,河北省奶业协会秘书长袁运生就在“河北奶协”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刊发署名文章,称当地奶农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和求助:“现在牛场太难了,原来收奶的不收了,这是又要让我们倒奶杀牛吗?”
奶价下跌,中小牧场承压,不少上市乳企同样面临压力,纷纷发布盈利预警。例如,现代牧业预告上半年净利润将亏损1.8亿元到2.4亿元人民币,而上年同期则为盈利2.2亿元。中国圣牧在8月初发布业绩预告,预期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将由盈转亏,亏损金额在1.3亿元至1.5亿元之间,而2023年同期净利润为2300万元。澳亚集团亏损面更大,其业绩预告称,预期2024年上半年将取得综合亏损净额约人民币6亿元至7亿元,而去年同期的亏损净额则为3.1亿元。
对于亏损,上述公司均归因于报告期内乳制品供给不断扩张、终端消费市场需求放缓以及市场竞争激烈。
尼尔森IQ发布的《中国乳品市场趋势与展望报告》提到,2023年全国原奶产量达到4,197万吨,同比增长近7%,乳制品产量达到3054.6万吨,同比增长3%,供给量和产量双双获得增长,但同时,全国人均奶类消费量仅为41.3千克,同比下跌1.5%,人均奶类消费量远低于全球和亚洲平均水平,只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40%。
而在业内看来,今年三季度奶业调整有望结束。国联证券研报指出,从2024年春节后开始,乳企纷纷主动进行渠道调整,控制出货并去化渠道库存,经过4-5个月,我们认为乳企的渠道调整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截止7月终端产品价格企稳甚至部分产品已经回升,目前步入扫尾阶段。供给端来看,上游产能加速去化,且高温天气下原奶单产降低,供应量或减弱;需求端来看,下半年双节等带动消费量增长,看好渠道调整后乳企有望在业绩端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