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究竟能解决多少就业问题?

今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示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计划新增6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以及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涵盖48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5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5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56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与此同时,一个显著的趋势是研究生学制的延长。

以往,许多专业硕士的培养年限为两年,而学术硕士和博士普遍为三年。但目前,多所高校如东南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体育大学等,已开始实施硕士三年、博士四年的学制。

一直以来,高校扩招都被视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之一。那么问题又来了,高校扩招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就业问题?

从数据上看,高校在学位授权和招生规模上的扩张趋势十分明显。教育部规划司发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2023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同比增长4.76%。其中,博士生招生人数达到15.33万人,同比增长10.29%;硕士生招生人数为114.84万人,同比增长4.07%。同时,在学研究生总数为388.29万人,同比增长6.28%,其中博士生61.25万人,同比增长10.14%;硕士生327.05万人,同比增长5.59%。

高校扩招也带来了教师岗位的增多。据统计,全国共有高等教育专任教师207.49万人,比上年增加9.71万人,增长4.91%。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34.55万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08万人;高职(专科)学校68.46万人;成人高等学校1.41万人。

此外,硕博扩招也会带动高校周边的租房、餐饮、培训等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能够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也能间接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

从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提升学校的培养层次与质量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潜在的问题:这样的教育升级可能伴随着资源的巨大消耗。在当前人口结构变化的背景下,年轻一代本应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不得不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大量投入到教育中,这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一种社会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此外,升学对于年轻人及其家庭而言,还意味着沉重的经济负担。除了学费这一直接成本外,备考期间的生活开销、补习费用,以及因学校住宿资源紧张而不得不承担的额外房租等,都是不容忽视的经济压力。

除了这些显性的经济成本,还有更为隐蔽的心理成本。研究生教育往往侧重于培养抽象思维、规律总结与论文写作等能力,但这些能力并不总是能直接转化为职场竞争力。因此,当研究生最终只能从事与所学专业不匹配或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时,他们可能会遭遇强烈的心理反差,进而产生自我怀疑和消极情绪,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而广设硕博点并也未降低考研的难度,反而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就像高考一样,即使本科招生规模扩大,但好学校、好专业的竞争依然激烈。因此,更多的报考选择并不意味着更多的上岸机会,反而可能让“岸”变得更加遥远。

同时,学历贬值现象日益严重,硕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不一定比本科生强。智联招聘的《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普本院校的硕博毕业生offer获得率仅为33.2%,远低于本科生的43.9%。

高校扩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但其效果并非无限。要真正解决就业问题,还需要从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层面入手,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邮箱|hbsypl20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