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内控和合规问题频发,损害投资者权益,加剧自身业绩压力

摘要:12月27日,广西证监局向国海证券(000750.SZ)出具警示函,指出其个别员工存在违规买卖股票、私下接受客户委托买卖证券的行为。这公开暴露了公司在规范员工执业行为上的不足,违反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

12月27日,广西证监局向国海证券(000750.SZ)出具警示函,指出其个别员工存在违规买卖股票、私下接受客户委托买卖证券的行为。这公开暴露了公司在规范员工执业行为上的不足,违反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

除此之外,国海证券还深陷金通灵财务造假案。2024年12月20日,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宣布,拟针对金通灵案发起特别代表人诉讼,涉及国海证券等24名被告。该案源于金通灵2017年至2022年间多次虚假财务披露,导致投资者遭受损失。此前,江苏证监局已对国海证券在金通灵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持续督导过程中未勤勉尽责等问题发出警示函。这不仅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也凸显了国海证券在投行及合规领域的长期问题。
投行业绩大幅下滑
从2024年半年报和三季报数据来看,国海证券整体业绩持续承压。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亿元,同比下降3.56%;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下滑53.04%。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9.95亿元,同比增长4.7%,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大增1962.98%,但整体趋势仍难掩压力。
具体来看,投行业务成为拖累主因。2024年上半年,投行业务收入仅0.49亿元,同比暴跌53.7%。截至6月末,国海证券无IPO项目入账,也无在审IPO项目。相比之下,资管业务成为为数不多的亮点,上半年实现收入0.99亿元,同比增长15.08%,资管总规模达到632.68亿元。
资产减值冲击盈利,风控能力存疑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国海证券的信用减值损失高达2.82亿元,同比增长超960倍,主要源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的减值计提。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计提及冲回各类资产减值准备共计7343.55万元,其中股票质押业务单项计提约7580万元。这一问题始于2016年和2018年的质押回购交易,暴露出公司风控体系的薄弱环节。
此外,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长237.33%,达9578万元,但这对利润的正面贡献被高额的资产减值损失部分抵消。

内忧外患:业绩承压与合规隐忧并存

国海证券的内控和合规问题频发,不仅损害了投资者权益,也加剧了业绩压力。2024年以来,公司已因违规行为多次被监管机构采取行政措施。同时,其投行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市场份额不断萎缩。作为券商重要收入来源的投行业务陷入低迷,使得公司对资管及经纪业务的依赖加剧,业务结构单一性问题日益突出。
尽管第三季度单季利润有所改善,但整体业绩下滑仍难以掩盖。公司如何解决合规隐患、提升风控能力,以及实现投行领域的破局,将是决定其未来发展的关键。国海证券要从困境中突围,不仅需要强化内控管理,更需要在业务拓展和资源整合方面有所突破,以恢复市场信心。(内容来源|商业晨刊)


注:本文转载自商业晨刊,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