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3日,华福证券召开董事会,选举黄德良为公司董事长,这一消息瞬间吸引了市场的目光。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7月3日,华福证券召开董事会,选举黄德良为公司董事长,这一消息瞬间吸引了市场的目光。
黄德良在担任董事长之前,是华福证券党委副书记、总裁,在华福证券已经深耕11年之久。与上一任董事长苏军良“空降”不同,黄德良是从内部提拔起来的,他对公司的业务和运营模式了如指掌。其职业生涯起步于兴业银行,从福州分行办公室、财务会计部的基层岗位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了丰富的金融行业经验。后来,他参与兴业银行重庆分行的筹建,在多个重要部门任职,从计划财务部副总经理到分行行长助理,每一段经历都为他的金融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兴业银行积累足够经验后,他又转战兴业国际信托任副总裁,2014年开始担任华福证券总裁,这一干就是11年,前后与两任董事长黄金琳、苏军良默契合作。
华福证券的前一任董事长苏军良,在2023年“空降”华福证券时,已经是华福证券第一大股东福建省金融投资公司的副总经理。2025年6月11日,市场传出苏军良将担任兴业证券党委书记的消息,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发了“兴业+华福”的合并猜想。当日兴业证券股价一度触及涨停,足以见得市场对这一消息的高度关注和期待。不过,当日晚间兴业证券就发布澄清公告,否认了合并传闻。如今华福证券新任董事长落定,或许也意味着这一合并猜想暂时告一段落。多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券商牌照获批难度极大,在福建仅有2家本土券商的前提下,二者合并的概率并不高。
黄德良担任总裁期间,华福证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公司的总资产从不到两百亿,一路飙升至离千亿大关只差“临门一脚”。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华福证券实现营收33.21亿元,同比增长49.50%;归母净利润6.90亿元,同比增长58.16%。截至2024年末,华福证券总资产达到915.17亿元,同比大幅增加37.72%。此次任命公告中,黄德良没有卸任总裁一职,而是董事长与总裁“一肩挑”,这在当下的券业中并不多见。
华福证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88年,其前身为“福建省华福证券公司”,是全国首批成立的证券公司之一,也是国内为数不多从成立至今仍在营业的券商。2003年4月,华福证券引入广发证券作为控股股东,七年之后才回归福建省体系下。2010年12月,广发证券将其所持有华福证券全部股权转让给福建省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联华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现兴业国际信托) 。此后,华福证券的前四大股东格局相对稳定,直到2023年股东格局重新调整。在福建省政府主导下,华福证券第一、第三大股东将所持股权全部划转至福建金投,福建金投成为控股股东。
与上市券商相比,拥有37年历史的华福证券至今未登陆资本市场。不过,去年12月华福证券完成新一轮增资扩股,引进14名新股东,注册资本由33亿元变更为44.91亿元,成为2024年证券业最大的融资案例。这些新股东中,除了紫金矿业的子公司,其余大多来自不同区域的地方国资企业,涵盖了福建省内多个市属国资体系内的企业,还有浙江台州市的市属企业以及两家上海国资。目前华福证券股东数目达到19名,这也给管理层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在7月3日的董事会上,新任董事长黄德良表示,将在股东会的领导下,恪尽职守,带领公司全体员工,聚焦主责主业,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让政府满意、股东满意、客户满意、员工满意”的多重目标。同时,华福证券也对苏军良表示了感谢,肯定了他带领公司逆势完成增资扩股,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福证券的这一次换帅,标志着公司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黄德良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对公司的深入了解,能否带领华福证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我们拭目以待。而曾经引发市场热议的“兴业+华福”合并猜想,虽然暂时落幕,但未来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这两家福建本土券商是否还会有新的故事,也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