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4年上半年上市险企的“成绩单比拼”中,中国太保凭借亮眼的业绩表现和鲜明的经营风格脱颖而出。
来源|中访网
责编|何诗韵
在2024年上半年上市险企的“成绩单比拼”中,中国太保凭借亮眼的业绩表现和鲜明的经营风格脱颖而出。8月29日的半年业绩发布会上,“稳健”一词被管理层提及至少14次,不仅是对过去半年经营成果的精准概括,更成为其应对低利率环境、行业变革等复杂挑战的核心战略底色。
从业绩数据来看,中国太保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0%,营运利润同比提升7.1%,这一成绩尤为难得——要知道,其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还处于18.1%的同比下降区间,短短一个季度实现从负到正的跨越,背后是公司在市场研判、资产负债管理等多方面的精准发力。
回溯二季度业绩反转的关键因素,中国太保副总裁、首席投资官兼财务负责人苏罡在发布会上给出了清晰解读。市场层面,二季度市场利率环境趋于缓和,有效缓解了一季度利率波动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TPL)类固收资产公允价值的冲击;资产端,面对低利率压力,公司主动拓展多元化投资渠道,在港股市场精准布局,结合股息价值策略为净利润增长注入动力;负债端,寿险业务中分红险占比提升优化业务结构,产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双向发力推动利润改善。
营运利润的增长则聚焦核心业务提质。一方面,产险承保利润的改善为营运利润提供坚实支撑;另一方面,寿险业务通过压降负债成本,显著提升了营运偏差对利润的贡献度。正如业内分析所言,合同服务边际摊销是营运利润的稳定基石,而利差与营运经验偏差的正向表现,则成为推动其增长的关键引擎。
不过,中国太保管理层并未回避下半年行业面临的挑战。苏罡明确指出,寿险业务定价利率调整、产险业务巨灾风险不确定性,将给行业经营带来新的压力。但基于对自身经营策略的信心,他强调公司将持续坚守稳健风格,确保营运偏差与产险承保利润保持正向贡献,预计全年营运利润将延续稳健增长态势。
低利率环境下,资产配置与再投资压力已成为保险业普遍面临的“考题”,中国太保也未能完全置身事外。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总投资收益率为2.3%,综合投资收益率为2.4%,同比分别下降0.4个和0.6个百分点。但不同于简单被动应对,中国太保通过构建系统化的投资策略,探索出一条“稳健”破局之路。
苏罡介绍,公司投资策略始终围绕“稳健”与“长期”两大核心,上半年从五个维度推进新增资产配置:一是坚守固收资产持有到期的基础策略,加大长期利率债配置力度,进一步缩小资产负债久期差,夯实收益稳定性;二是在严格把控风险的前提下,适度配置大型股份制银行二级资本债,并积极拓展优质协议存款等投资工具,提升信用类资产回报;三是稳步增加公开市场权益资产配置,在控制波动的同时捕捉市场机会;四是持续加码股权投资等长期另类资产,优化资产结构;五是积极探索私募证券基金、黄金投资等创新领域,拓宽收益来源。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太保创新性地建立了“净投资收益率加成”的资产配置新方法论,为应对长期低利率挑战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该方法论以稳定净投资收益率为核心,通过多举措弥补利息收入下降的影响:延长债券久期锁定长期收益,增配ABS、REITs等新型固收品种丰富收益结构,加大高股息、低波动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在此基础上,公司进一步构建多元化权益投资组合,聚焦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等结构性机会,同时以股权投资方式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与主业协同的长期产业投资获取跨周期回报,此外还在稳健审慎的原则下探索境外投资与全球化资产配置,多维度提升投资收益韧性。
对于这一策略的有效性,中国太保总裁赵永刚充满信心。他表示,通过优化资产负债联动长效机制,公司长期投资收益率将能够持续覆盖负债成本,为业务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