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辽宁金融监管局一纸任职批复,正式敲定辽沈银行管理层核心变动——61岁的杨法德获核准出任该行董事长。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近日,辽宁金融监管局一纸任职批复,正式敲定辽沈银行管理层核心变动——61岁的杨法德获核准出任该行董事长。从2024年8月代行行长职责,到同年12月转正行长,再到如今接棒董事长,这位深耕金融行业数十年的"招行系"老将,仅用一年时间便完成管理层三级跨越,成为这家年轻城商行的第二任掌舵人。这一人事调整背后,既是辽沈银行深化改革的关键布局,也折射出辽宁城商行转型攻坚期的战略考量。
招行履历加持,老将临危受命
翻阅杨法德的职业履历,"专业"与"稳健"成为关键词。1964年出生的他,拥有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硕士学历,具备高级经济师专业职称,职业生涯的核心篇章在招商银行书写。从深圳分行副行长到银川分行行长,从总行机构客户部总经理到佛山分行、广州分行"一把手",他的任职轨迹覆盖招商银行核心业务条线与重点区域分行,既懂总行战略部署,又深谙地方市场特性,积累了丰富的公司金融、机构客户服务与区域银行管理经验。
2020年1月,杨法德接掌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在任两年多时间里,推动分行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10月离任后,他短暂淡出公开视野,直至2024年8月以辽沈银行代理行长身份重新亮相,正式开启职业生涯新征程。彼时,辽沈银行刚度过成立三周年,正处于改革化险与业务发展的关键节点,杨法德的到来,被视作引入成熟银行管理经验、加速推进转型的重要举措。
值得关注的是,辽沈银行首任董事长王默涵同样出身招商银行,曾任招行沈阳分行行长、总行业务总监等职,2021年银行成立之初便肩负起筹建与稳定发展的重任。两任董事长均来自同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既体现出辽沈银行对成熟管理体系的青睐,也暗示着该行在战略延续性与改革创新性之间寻求平衡的深层思路。
管理层搭建成型
60后团队挑大梁
随着杨法德正式出任董事长,辽沈银行新一届管理层架构也逐步清晰。今年5月,有媒体证实辽宁农商银行原监事长吴川已出任该行行长,7月其已以行长身份公开亮相,参与调研与业务活动,标志着"董事长+行长"的核心管理团队正式就位。
吴川的履历同样颇具看点。1969年出生的他,拥有在职大学学历与硕士学位,高级会计师职称,是典型的"农信系"资深管理者。2017年起,他担任沈阳农商银行董事长,2020年调任辽宁省联社副主任,2023年辽宁农商银行成立后出任监事长,在地方农信系统与农村金融领域深耕多年,对辽宁本地金融市场、中小微企业服务及县域金融需求有着深刻理解。
从年龄结构来看,杨法德与吴川均为60后,属于经验丰富且仍具开拓精神的"中生代"管理者,这一团队配置既避免了因管理层更迭过于频繁导致的战略动荡,也能凭借两人在不同金融领域的专业积累,形成优势互补。杨法德的全国性银行管理经验与公司金融资源,叠加吴川的地方金融实践与普惠金融经验,有望为辽沈银行带来差异化的发展思路,既夯实传统业务根基,又探索特色化发展路径。
目前,吴川的行长任职资格批复文件尚未正式披露,但监管部门此前对杨法德董事长任职资格的核准,已释放出对该行管理层配置的认可信号。随着核心团队到位,辽沈银行有望进入决策效率提升、战略落地加速的新阶段,为后续改革发展注入新动能。
资产规模突破2300亿
作为辽宁省城商行改革的标志性成果,辽沈银行自2021年6月由营口沿海银行、辽阳银行合并设立以来,始终承载着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重要使命。截至2024年末,该行总资产达到2395.67亿元,在成立三年多的时间里,逐步构建起覆盖辽宁主要区域的服务网络,成为地方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经营数据来看,辽沈银行2024年呈现"母公司盈利、合并口径亏损"的特殊格局。其中,母公司口径实现净利润0.07亿元,营业收入1.73亿元,首次实现营业收入正向突破,标志着核心业务已具备一定盈利能力;但合并口径下,该行营业收入1.67亿元,净利润亏损4242.20万元,亏损幅度较此前有所扩大。
对于合并口径的亏损,市场普遍认为与该行主动承担改革成本密切相关。此前湘财Plus报道提及,辽沈银行曾收购3家村行,为此承担了超过2亿元的改革成本,短期内对利润造成一定压力。不过,从长期趋势来看,该行2022年至2024年累计减亏79.72亿元,亏损收窄的整体态势未变,2024年更是明确提出"开启从'正常银行'向'健康银行'迈进新征程"的目标,改革化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当前,辽沈银行面临的挑战仍不容忽视。一方面,区域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地方中小银行普遍面临的信贷资产质量压力、客户基础薄弱等问题,该行同样需要应对;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深化与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城商行在获客成本、产品创新、风控能力等方面的竞争劣势进一步凸显,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找到差异化定位,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杨法德与吴川组成的新管理层,既需要延续此前的改革化险思路,巩固减亏成果,逐步实现合并口径盈利;也需要结合辽宁地方经济特色,探索服务实体经济的新路径,例如聚焦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等本地优势产业,打造特色金融产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度与效能。同时,如何利用金融科技赋能传统业务,优化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也将是新团队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
城商行改革进入深水区
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商行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合并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公司治理等成为主流路径。辽沈银行作为省级层面推动合并设立的城商行,其发展历程与改革实践,对其他省份的地方金融改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此次管理层换届,既是该行发展历程中的正常人事调整,更是应对新阶段挑战的战略选择。杨法德一年三级跳的任职速度,既体现出监管部门与股东对其能力的认可,也暗示着辽沈银行改革发展的紧迫性。在金融监管持续强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只有具备清晰战略定位、高效管理团队与稳健经营能力的城商行,才能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