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亏损七年,去年亏15亿 平安健康转型还将持续

摘要:2021年,是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平安健康(股票简称“平安好医生”,1833.HK)战略2.0深化转型落地的第一年,也是其连续亏损的第七年。


何时才能实现盈利?或许互联网医疗公司都想知道这个答案。

2021年,是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平安健康(股票简称“平安好医生”,1833.HK)战略2.0深化转型落地的第一年,也是其连续亏损的第七年。

七年亏损超62亿元

3月15日,平安健康公布了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总收入73.34亿元,毛利率为23.3%。年内亏损15.39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9.4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62.3%;调整后净亏损14.17亿元,较2020年-5.1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74.7%。


对于亏损的原因,平安健康解释称由于报告期内持续进行战略升级,在渠道、服务和能力方面加大费用投入所致。

同时,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方蔚豪此前在财报会上表示,亏损大幅增加与战略转型期的投入有关,未来这样的投入还是要持续,整体的投入会越来越少,因为前期的投入基本上完成了。

实际上,平安健康尚未实现盈利。2015—2020年,其各期净亏损分别为3.24亿元、7.58亿元、10.02亿元、9.12亿元、7.47亿元和9.49亿元。加上2021年的亏损平安健康这七年已累计亏损约62.31亿元。

主业毛利下滑

根据财报,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是平安健康的两大主营业务。2021年度,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收入分别为22.88亿元、50.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0%、6.3%。

但是,毛利却却分别下降14.5%及1.9%,毛利率分别同比下降9.5个和1.4个百分点,致使平安健康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


据方蔚豪透露,毛利率下降同样是因为公司在战略上进行转型。C端方向上从注重客户数量的经营转到了注重客户质量的经营,把许多高投入低价值的收入剔除掉,收入上就会受到的一些影响。

同时,下降也是由于2021年疫情相对缓和,体检服务的履约率在2021年大幅度的上升,履约率上升也使得成本较高,这也是毛利率下降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

用户方面,平安健康对于平安系的依赖度仍然较高。2021年全年,平安健康累计付费用户数快速增长至超3800万,付费用户转化率达24.8%。注册用户数为4.23亿,同比增长13.4%,其中来自平安集团的占比达46.2%。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平安健康五大供应商占总成本约14%,而五大客户中,平安寿险、平安银行、平安产险是平安集团的附属公司。

这也就是说,不仅用户增长依赖度高,而且给平安健康造成的成本越高,对其毛利率的影响就越大。

此外,平安健康在港股市场的股价表现不尽人意。

据悉,平安健康于2018年5月4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54.80港元/股,总市值超过600亿港元。2021年2月16日,其股价一度上涨至148.50港元/股,创下超过千亿的总市值,为1676.57亿港元。

然而经过一年,其股价已经跌至3月18日的收盘价19.46港元/股,总市值219.8亿港元,市值较最高点已缩水超80%。

管理层也在想办法,2021年底平安健康宣布拟购回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最高10%的股份。根据购回授权,最多可购回的股份约5,600万股,拟使用的最高资金总额约13.8亿元。截至目前平安健康已经回购约1,796万股,耗资超过5亿元。(来源|大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