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五年以来,国内并未有新的保险公司IPO案例。在资本市场低迷、保险股集体破净的局面下,破局者阳光保险冲刺IPO。
近五年以来,国内并未有新的保险公司IPO案例。在资本市场低迷、保险股集体破净的局面下,破局者阳光保险冲刺IPO。
4月19日,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消息显示,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保险”)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为我国五年内第一家申请上市的保险公司。并于4月初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境外IPO申请。
一旦上市申请获批通过,阳光保险有望成为第10家上市险企。但事与愿违,此次IPO冲刺并不是“一帆风顺”。从证监会最新的境外上市反馈意见来看,公司的信披似乎不太妙,股权关系极其复杂、迷雾重重。
IPO引证监会11问,股权信息迷雾重重
2022年5月10日,证监会官网公布了国际部对阳光保险赴港IPO申请的书面反馈意见,对其连提11问。
而在监管机构的11问中,股权问题是关注焦点,有7条股权问题的相关内容。据反馈意见显示,证监会除了要求阳光保险对自己的股东做进一步说明外,还要特别说明 “公司股东北京鼎晖东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现股东尚未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将所持股权恢复原状的原因,相关股权是否存在争议或纠纷,是否对本次发行产生实质性障碍”。
事实上,阳光保险的股权问题早已根深蒂固。仅2018年底至2021年下半年,不到三年时间,阳光保险便历经11起股权转让,涉及18家企业,其中有6家股东清仓退出,8家新股东被引入。从股权架构来看,经历了多轮融资和股权转换之后,阳光保险并无实际控股人,股权信息迷雾重重。
在提交的招股书申请中,不同于此前只披露9家持股5%以上的股东信息,阳光保险在招股书中对股东中7家公司的相关股权关系进行了详细披露,并谈及了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和几家国资创始股东的情况。
通过阳光保险招股申请书以及公开资料等梳理后发现,阳光保险集团的股东性质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国资企业,包含央企(中石化集团、南航集团、中国铝业、中外运集团)和地方国企(广东电力);二是民营企业(邦宸正泰、上海旭昶、山南泓泉、锐藤宜鸿、拉萨丰铭、江苏天诚、江苏永钢);三是员工持股计划;四是其他非个人小股东,包含七匹狼、涌金实业、达利食品等知名企业以及证监会问询的北京鼎晖东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05年7月,阳光财险获批成立,彼时股东包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铝业公司、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长安金泰物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创润经贸发展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创始人张维功为寻觅相同战略思想的股东,在8个月的时间里跑了17个省,谈了389家企业。
然而发展至今,曾经的国企大股东已在5%以上的主要股东里悄然离场。最新股权架构里面,南航集团、中外运集团、中国铝业虽仍旧在列,但股权已经发生变更。
4月15日,阳光保险在官网挂出关于变更股东有关情况的信息披露公告。据资料显示,南航集团、中国铝业分别将其持有的3.5亿股股份(占比3.38%)划转至北京诚通金控投资有限公司;中外运集团将其持有的3.5亿股股份(占比3.38%)划转至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根据股权关系,北京诚通金控投资有限公司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后者由国资委100%控股,等于国资委持有阳光保险10.14%的股份。根据阳光保险招股书的披露,国资委将成为单一持有阳光保险股份最大者。不过阳光保险没有披露股权变更的时间信息。而港交所网站4月19日披露的阳光保险招股书里面,对股权变更的情况也没有任何提及。
业绩增速放缓,ROE连续下滑
成立于2005年的阳光保险,靠着“阳光速度”,在几年时间里就成功跻身险企第二梯队,并相对靠前。据招股书显示,阳光保险近几年的营收和净利润都保持着增长,2021年更是迈进了“千亿保费俱乐部”。但阳光之下,暗藏隐忧。在业绩表现方面,阳光保险增速明显放缓,且ROE连续下滑。
细分来看,可明显发现两个关键变化,营收及归母净利润的增速于2021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减速。2019年-2021年,阳光保险分别实现营收1008.37亿元、1150.59亿元及1199.69亿元,过去两个完整年度分别同比增长14.1%及4.27%;盈利能力上,2019年-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86亿元、56.19亿元及58.83亿元,分别于2020年及2021年录得10.48%及4.7%的同比增长。
同期,阳光保险的总投资收益分别为147.14亿元、194.72亿元、190.96亿元,收益率5.8%、6.5%、5.4%;净投资收益率5.8%、5.2%及4.6%,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10.6%、10.3%,均呈下降趋势。
同时,阳光保险已赚保费在2021年同比增长7.17%,但低于2020年的10.7%;投资收益2020年增长近49.3%,2021年却下滑10.27%。
值得注意的是,阳光保险的ROE及偿付能力也遭遇明显下滑。
2019年-2021年,阳光保险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0%、10.6%及10.3%,呈逐年下滑趋势。此外,2021年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溢额608.9亿元,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97%,同比降低8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溢额511.26亿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3%,同比降低6个百分点。
与头部险企差距明显
从行业上看,虽然阳光保险已迈入千亿阵营,但国内保险市场头部效应强大,占据着大量市场份额,拆分来看,其寿险和财险的规模与头部险企仍差距明显。截至2021年末,阳光保险集团总保费收入1017.59亿元,其中人身险业务收入608.26亿元,财产险业务收入409.33亿元。
寿险方面,2021年,市场排名前6的寿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均超过千亿元,前三位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人寿和太平洋人寿分别为6183.27亿元、4570.35亿元和2116.85亿元,而阳光人寿仅为608.26亿元;财险方面,2021年,中国人民财险、中国平安财险和太平洋财险位居前三,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4495.33亿元、2701.13亿元、1526.43亿元,而阳光财险收入仅为409.33亿元。
同时,作为以探索“保险+科技”为IPO亮点的阳光保险,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并不算高。阳光保险在招股书中提到,2019年-2021年,阳光保险科技投入为8.67亿元、10.12亿元、10.77亿元,占当年营收占比中约为0.9%。
罚单与投诉
目前阳光保险集团旗下,有财产保险、人寿保险、信用保证保险、资产管理、医疗健康等多家子公司。作为金融企业,阳光保险曾多次因合规问题被罚,旗下公司频接多方罚单,此前阳光人寿还多次因拒绝理赔问题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公司被监管机构处以罚款的总金额分别约为1004万元、1048万元、1870万元。
根据银保监会公开的处罚信息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内阳光保险集团旗下公司阳光财险、阳光人寿等共收17份罚单。其中多数处罚是因为虚列支出套取费用,予以投保人合同约定以外利益,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等。
就在5月23日,中国银保监会赣州监管分局披露了两条针对保险公司的处罚信息。其中一条剑指阳光人寿。处罚信息显示,根据《银行保险机构许可证管理办法》第十八条,因管理不善导致许可证遗失,赣州监管分局对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信丰支公司给予警告并处罚0.9万元。
梳理发现,近年来,阳光保险下属阳光财险、阳光人寿均屡屡被罚。阳光财险北京分公司、浙江省分公司、青岛分公司、春城支公司、毕节中心支公司、曲靖中心支公司等多个分支机构均被罚款。同时,阳光保险在黑猫平台上也面临众多投诉,截至目前,在平台上搜索“阳光保险”共计2844条结果,投诉内容多为暴力催收、高额保费、理赔纠纷等。
正处关键节点
其实多年之前,阳光保险集团就曾多次传出拟上市消息,但并未成行。
截至目前,共有9家保险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其中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5家大型保险机构已登陆A股,4家险企为单独在港股上市,包括中国太平、人保财险、中国再保险、众安在线。
从此后的发展历程来看,阳光保险似乎一直在为上市的目标铺路,但就其资产规模与头部险企相比早已相差甚远。今年以来,保险板块股价表现欠佳。在当下资本市场低迷,保险股纷纷破净的环境下,阳光保险正处一个关键节点,任重而道远。(来源|大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