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ChatGPT问世后,国内的互联网圈也掀起了一股AI狂潮。但OpenAI耗时五六年时间,投入几十亿美金才研发出来的大模型,对国内科技互联网大佬而言似乎如同探囊取物,短短几个月,整个科技圈“类ChatGPT”比比皆是,声称“国内首发”不在少数,放言“赶超”的也大而有之。
自ChatGPT问世后,国内的互联网圈也掀起了一股AI狂潮。但OpenAI耗时五六年时间,投入几十亿美金才研发出来的大模型,对国内科技互联网大佬而言似乎如同探囊取物,短短几个月,整个科技圈“类ChatGPT”比比皆是,声称“国内首发”不在少数,放言“赶超”的也大而有之。
01
国产大模型流行放狠话
今年5 月 6 日,在星火大模型会上,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信心满满的说道,“当前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已经在文本生成、知识问答、数学能力三大能力上已超ChatGPT,英文文本还略有差距,将在8月份的版本赶上,今年10月将整体赶超ChatGPT。”
这一番表态不禁让人感叹,原来大模型对国内AI大厂只是“小菜一碟”。作为外行,我们很难判断这里面究竟有多少技术含量,但这确实刺激到了市场的神经中枢,刘庆峰放言后,科大讯飞股价立马涨停,从年初至今科大讯飞股价涨幅达到94.52%,市值最高时飙升至1500亿元。
今年以来,ChatGPT引爆A股AI概念股,在市场的刺激下,“国产大模型流行放狠话,大佬们拉涨股价”的现象蔚然成风。
据不完全统计,在ChatGPT发布后的短短4个月时间里,至少已经有30多个国内研发机构和企业推出了自己品牌的大模型和相关产品,百度文心一言、360智脑、商汤日日新、阿里通义千问、京东灵犀、昆仑万维天工、华为盘古大模型等相继登场。
然而作为国内率先发布大模型的百度文心一言和360智脑均在发布会上遭遇“翻车”。百度的“文心一言”发布会没有进行现场演示,而是提前录制好的视频,让投资者大失所望,百度股价随即闪崩,一度跌逾9%。而“360 智脑”则出现了问答错误,比如当提问梅西迄今为阿根廷队进了多少球时,虽然反复提问三次,“360 智脑”仍没能答对。
国际知名搜索巨头谷歌在今年2月也发布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Bard。但在巴黎首秀中,Bard回答问题时犯下了事实性错误,遭遇惨烈“翻车”,这让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重挫8.28美元,市值缩水1059.14亿美元。
相比之下,百度、谷歌、360等搜索巨头在资本实力、技术积累等方面均不逊色于科大讯飞,但科大讯飞却胆敢放言赶超ChatGPT。
对此,周鸿祎评论称,“国内选手一开始采取的是模仿与跟随策略,但在逐步研发投入的过程中,随着场景拓宽和用户拓宽,未来甚至可能实现弯道超车,但如果不经过这两年的模仿和抄袭,上来就说自己能超越那就叫吹牛。”
搜狗CEO王小川认为,OpenAI比国内领先三年时间,追上GPT-3.5可能一年时间是有机会的,但目前OpenAI已经达到GPT-4的级别,GPT-5也在训练过程当中了,因此“追上”需要三年。
02
科大讯飞的底气何来
经过一轮研发竞赛,国内互联网大厂大多推出了自家的大模型,但功能却大同小异,一样的多轮对话、一样的图文生成、一样的逻辑推理等等功能,同质化较为严重。
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现场演示的多轮对话、数学推理等功能与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等差异性并不大,反倒是可语音交互等体验成为亮点。
作为一家靠智能语音起家的企业,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具有的领先优势有目共睹,但是这种优势能否“复制”到大模型上却是个未知数。
仅从资金投入来看,大模型巨额资金投入对科大讯飞将是个不小的挑战。英伟达披露的信息显示,训练一次1750亿参数的GPT-3需要34天、使用1024张A100 GPU芯片,同时,OpenAI可能至少需要3.24万张A100用于日常推理,显著高于此前训练底层模型时的用量,由此推算,ChatGPT硬件成本达8亿美元以上。
OpenAI虽然凭借ChatGPT在短短1个月收获了1亿的月活跃用户数,这使其成为史上用户数增长最快的消费类应用产品,但依然未能摆脱亏损的局面。据悉,2022年,OpenAI 总计亏损达到了5.4 亿美元,而产生的收入则只有 2800 万美元。
另据国盛证券报告《ChatGPT 需要多少算力》估算,GPT-3 训练一次的成本约为 140 万美元,对于一些更大的 LLM(大型语言模型),训练成本介于 200 万美元至 1200 万美元之间。如果将当前的 ChatGPT 部署到谷歌进行的每次搜索中,需要 512820.51 台 A100 HGX 服务器和总共 4102568 个 A100 GPU,这些服务器和网络的总成本仅资本支出就超过 1000 亿美元。
据报道,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曾表示,OpenAI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尝试筹集高达1000亿美元的资金,以实现其开发更先进人工智能的目标。
显然,大模型开发是一场资金与技术的较量,这对长期依赖政府补贴的科大讯飞而言是个挑战。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科大讯飞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 4.12 亿、4.26 亿和 4.39 亿,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上升到了 10 亿元,但是业绩却出现大幅下滑,营收188.20亿元,同比增长2.77%,净利润为5.61亿元,同比下滑63.94%。
2023年一季度,科大讯飞营收28.88亿元,同比下降17.64%,扣非净利润亏损3.38亿元,同比转亏。对此,科大讯飞坦言,公司2022年 12月15日启动了“ 1+N 认知智能大模型专项攻关”,于2023年5月6日正式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上述攻关项目的新增投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期利润。显然,大模型开发对科大讯飞的财务已然形成不小的压力。(出品|华博商业评论)